关灯
护眼
字体:

二 適與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西方人列舉「眞、善、美」三個價値觀念,認為是宇宙間三大範疇,並懸為人生嚮往的三大標的。這一觀念,現在幾已成為世界性的普遍觀念了。其實此三大範疇論,在其本身內含中,包有許多缺點。

    第一:並不能包括盡人生的一切。

    第二:依循此眞、善、美三分的理論,有一些容易引人走入歧途的所在。

    第三: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亦與此眞、善、美三範疇論有多少出入處。

    近代西方哲學家,頗想在眞、善、美三範疇外,試為增列新範疇。但他們用意,多在上述第一點上。即為此三大範疇所未能包括的人生嚮往添立新範疇,他們並未能注意到上述之第二點,更無論於第三點。

    德人巴文克Bermhard Bavink著現代科學分析,主張於眞、善、美三範疇外,再加「適合」與「神聖」之兩項。他的配列是:「科學眞,道德善,藝術美,工技適,宗教神。」他的用意,似乎也只側重在上述之第一點。

    本文作者認為巴氏此項概念,若予變通引擴,實可進而彌補上述第二第三兩點之缺憾。中西宇宙觀與人生觀之多少相歧處,大可因於西方傳統眞、善、美三價値領域之外,增入此第四第五兩個新的價値領域,而更易接近相融會。

    下文試就上列宗旨畧加闡述。

    二

    巴氏「適」字的價値領域,本來專指人類對自然物質所加的種種工業技術言。他說,根據經濟原理,求能以最少的資力獲得最好的效果者,斯為適。竊謂此一範疇大可引伸。人類不僅對自然物質有種種創製技巧,即對人類自身集團,如一切政治上之法律制度,社會上之禮俗風教等等,何嘗不都是寓有發明與創造?何嘗不都是另一種的作業與技巧呢?這些全應該納入「適」字的價値領域內。

    西方人從來對自然物質界多注意些,他們因此有更多物質工業上的發明與創造。東方人則從來對人文社會方面多注意些,因此他們對這一方面,此刻不妨特為巧立新名,稱之曰「人文工業」或「精神工業」。在這方面,很早的歷史上,在東方便曾有過不少的發明與創建,而且有其很深湛很悠久的演進。此層該從中國歷史上詳細舉例發揮,但非本文範圍,恕從畧。因此中國人對此價値領域很早便已鄭重地提到。儒家的所謂「時」,道家的所謂「因」,均可與巴氏之所謂「適」,意趣相通。

    適於此時者未必即適於彼時。適於此處者未必即適於彼處。如此,則「適」字的含義,極富有「現實性」與「相對性」。換言之,「適」字所含的人生意味,實顯得格外地濃厚。

    我們若先把握住此一觀念,再進一步將「適」字的價値領域,試與眞、善、美的價値領域,互求融會貫通,則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種種看法,會容易透進一個新境界。而從前只著眼在眞、善、美三分法上的舊觀念,所以容易使人誤入歧途之處,亦更容易明白了。

    本來眞善美全應在人生與宇宙之訢合處尋求,亦只有在人生與宇宙之訢合處,乃始有眞、善、美存在。若使超越了人生,在純粹客觀的宇宙裏,即不包括人生在內的宇宙裏,是否本有眞、善、美存在,此層不僅不易證定,而且也絕對地不能證定。

    何以呢?眞、善、美三概念,本是人心之產物。若抹去人心,更從何處來討論眞善美是否存在的問題?

    然而西方人的觀念,總認為眞、善、美是超越人類的三種「客觀」的存在。因其認為是客觀的,於是又認為是絕對的。因其認為是絕對的,於是又認為是終極的。

    其實,既稱客觀,便已含有主觀的成分。有所觀,必有其能觀者。「能」「所」一體,同時並立。觀必有主,宇宙間便不應有一種純粹的客觀。

    同樣,絕對裏面便含有相對,宇宙間也並沒有一眞實絕對的境界與事物。泯絕相對,即無絕對。中國道家稱此絕對為「無」,即是說沒有此種絕對之存在。你若稱此種絕對為無,為沒有,同時即已與「有」相對了。可見此種絕對的絕對,即眞眞實實的絕對,實在不存在,不可思議。只可在口裏說,譬如說一個三角的圓形。

    人們何以喜認眞、善、美為客觀,為絕對,為超越人生而存在呢?因你若說眞、善、美非屬純客觀,而兼有了人心主觀的成分,只為一相對的存在。如是,則你認為眞,我可認為假;你認為善,我可認為惡;你認為美,我可認為醜。反之,亦皆然。如是,則要求建立此三個價値領域,無異即推翻了此三個價値領域了。因此西方的思想家,常易要求我們先將此三個觀念超越了人生現實,而先使之客觀化與絕對化。讓它們先建立成一堅定的基地,然後再回頭應用到人生方面來。如是,似乎不可反抗,少流弊。而不幸另外的流弊,即隨之而生起。

    現在我們若為人生再安設一「適」的價値領域,而使此第四價値領域與前三價値領域,互相滲透,融為一體,使主觀與客觀並存,使相對與絕對等立,則局面自然改觀。

    三

    試就「眞」的一觀念,從粗淺方面加以說明。大地是個球形,它繞日而轉,這已是現代科學上的眞理,無待於再論。然我們不妨仍然說,日從東出,從西落,說我此刻直立在地面而不動。此種說話,仍然流行在哥白尼以來的世界上一切人們的口邊,日常運用,我們絕不斥其為不眞。換言之,無異是我們直到今日,依舊在人生日常的有些部分,而且在很多的部分,還是承認地平不動,日繞地行的一種舊眞理或說舊觀念。如是,則同一事實,便已不妨承認有兩種眞理,或兩種觀念,而且是絕對相反的兩種,同時存在了。

    你若定要說我此刻乃倒懸在空中,以一秒鐘轉動十七英里之速度而遨遊,聞者反而要說你在好奇,在作怪。可見天文學家所描述的眞理,他本是在另一立場上,即天文學上。換言之,即另有一主觀。科學家的眞理,也並非能全抹去主觀,而達到一種純客觀的絕對眞理之境域。

    根據物理學界最近所主張的相對論,世間沒有一種無立場的眞。「立場」便即是主觀了。

    會合某幾種立場的主觀,而形成一種客觀,此種客觀,則仍是有限性的,而非純客觀。在此有限場合中的客觀眞理,即便是此有限場合中之絕對眞理。那種絕對也還是有限。換言之,也還是相對的。

    人類所能到達的有限眞理之最大極限,即是一種會合古往今來的一切人類的種種立場而融成的一種眞理。然而此種眞理,實在少得太可憐。若硬要我舉述,我僅能勉強舉述一條,恐怕也僅有此一條,即「人生總有死」。

    這一條眞理,仍然是人類自己立場上的有限眞理。而且這一條眞理,也並不能強人以必信。直到遙遠的將來,恐怕還有人要想對此一條眞理表示反抗,要尋求長生與不死。然而這一條眞理,至少是人類有限眞理中達到其最大限極的一條吧。

    善與惡,美與醜,我此處不想再舉例。好在中國古代莊子書中,已將此等價値觀裏面的相對性之重要,闡發得很透闢,很詳盡。

    四

    說到莊子,立刻聯想到近代西方哲學思想界之所謂「辯證法」。正必有反,正反對立發展而形成合。但合立刻便成為一個新的正,便立刻有一個新的反與之對立,於是又發展而形成另一個合。此種「正、反、合」的發展,究竟是有終極,還是無終極?單照這一個辯證法的形式看,照人類理智應有的邏輯說,這種發展應該是一個無終極。

    如是,則又有新難題發生。

    既有所肯定,便立刻來一個否定,與之相對立。超越這一個否定,重來一個新肯定,便難免立刻再產生一個新否定,再與此新肯定相對立。人類理智不斷地想努力找肯定,但不斷地連帶產生了否定,來否定你之所肯定。最後的肯定,即上文所述絕對的絕對,無量遙遠地在無終極之將來。則人類一切過程之所得,無異始終在一個否定中。

    本來人類理智要求客觀,要求絕對,其內心底裏是在要求建立,要求寧定。而理論上的趨勢,反而成為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