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征服巴勒斯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决定发动对叙利亚的战争(1799年)。 二、 法军分成三个兵团。 三、 过沙漠,过苏伊士地峡;阿耳——阿里什战斗(2月9日);夜战(2月15日),占领炮台(2月21日)。 四、 前卫在沙漠中迷路(2月22日),加沙之战(2月26日)。 五、 进军雅法,围攻和占领这个城市(3月6日)。 六、 雅法的鼠疫;同耶路撒冷的阿哈缔结停战协定(3月10日)。 七、 纳布卢斯之战(3月15日)。 八、 占领海法,到达阿克尔 [133] (3月18日)。

    一、 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业已丧失了。给黑人以自由以及圣多明各在八年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使恢复旧殖民地制度的希望化作泡影。加之如果在圣多明各出现一个统治黑人并受共 和国庇护的新国家,那就会引起牙买加和英国一些殖民地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法兰西需要有能抵得上美洲殖民地的新的大殖民地。

    法国从与英国在印度斯坦 [134] 进行最后一次斗争的时候起,就已经失去了那里的一切据点。它只留下一块美丽的但不大的殖民地————伊尔帖法兰西岛 [135] 。反之,英国人在印度却是那样地扩大了自己的领地,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以致要直接攻击他们,会感到十分困难。他们是所有各港口的主人。他们在那里保持了十二万五千人的兵力,其中有三万欧洲军。诚然,这些军队掩护了广大的地面,提普老爷、马拉地人、锡克教徒和其他英勇的而且不服从他们的民族也能提供大批与法军联合的军队。可是要在这样遥远的战场打胜仗,就必须有一个中途阵地作为进攻基地。埃及离土伦六百法里,离马拉巴尔 [136] 一千五百法里,它正是这样一个进攻基地。法国如果能够在这个国家里牢固地站稳脚跟,那么它迟早会成为印度的主人。广大的东方贸易也会回到红海和地中海这条古道上来。这样,一方面,埃及会代替圣多明各和安的列斯群岛 [137] 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必然会成为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的一个兵站。

    亚历山大在印度河上游渡河侵入印度。他经过格德罗集亚或麦克兰 [138] 回到巴比伦 [139] 。如果他的军队受了苦,那是由于他没有为这次行程准备好一切必需的东西。有船可以渡过海洋,对于有骆驼的人来说,沙漠也就不再成其为障碍物。军队骑骆驼从埃及出发,在三十至四十五天以内可以到达巴士拉 [140] 。他们从巴士拉出发,在四十天内可以到达麦克兰边境。在这条路上还可以看到设拉子 [141] ————一座美丽的大城市。整个基尔曼 [142] 都是很富庶的地区,在那里军队可以储备丰富的粮食,以供过沙漠前往印度河之需要。这些沙漠没有阿拉伯沙漠那么干燥。假使军队于10月间从埃及出发,到次年3月前就可以到达指定地点,那时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出现在锡克教徒和马拉地人中间。

    法军只有三万人,但它拥有的编制足够把军队扩大到六万人。实际上,它有步兵四百八十连、骑兵六十连、炮兵、工兵、地雷工兵和炮兵辎重伕役兵四十连。因而它可以从本地居民中招收三万新兵,编入法军中。计划是照下列方法进行募集:从塞纳尔和达尔福尔募集黑奴一万五千名,募集希腊兵、克普特兵、叙利亚兵、年轻的马木留克兵、马格里布兵和上埃及的伊斯兰教徒一万五千名,他们都习惯于沙漠和热带高温生活。

    埃及能供应的军用品是一万匹马、一千五百头骡子、五万头骆驼、皮囊、各类面粉、大米和其他军需品。由此可见,牢固地占领这个国家是远征印度整个计划的基础。拿破仑在从法国出发以前,曾计算过征服埃及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他在计算中还注意到,完成远征印度任务的快慢须以东方人心中是否抱有好感以及事变进程是否顺利为转移。他怀着以下的希望:从1798年7月至1799年10月的十五个月,将能占领这个国家,征集新兵、马匹、骆驼和军队的武器装备,到1799年秋天和1800年冬天,他就能够率领全军或一部分军队,或四万人(其中包括六千名骑兵)以及四万头骆驼和一百二十门野战炮前往预定地点。按照他的意见,这支军队已足够把印度斯坦翻转过来。还在法国时就已商妥,到1798年10月或11月,政府须派遣三艘七十四门炮的主力舰、四艘巡洋舰和五艘运输舰装载三千名兵士,去补充伊尔德法兰西的卫戍部队,并在印度海上进行巡逻。当出兵印度的日期一决定,一支包括十五艘主力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五艘大运输舰的舰队,就应装载五千名兵士和大批粮食弹药从布列斯特出发。这支舰队当然应当和驻麦克兰沿岸的陆军取得联系。它在尽量协助军队占领各个要塞(苏腊特、孟买或果阿)后,应当分成若干小舰队,以便在从印度到中国的海上巡航。这三个小舰队应该从伊尔德法兰西启程到麦克兰岸边三个预定的港口,去建立仓库。打算驻在伊尔德法兰西的部队现有人数为三千人,而定员为六千人,所以应当补充白人殖民者一千五百名和黑人一千五百名。这六千人应派去保卫上述各中间站或兵站。以后当大军走过他们那儿时,他们就跟随大军前进。

    攻击亚历山大的成功,舒卜拉希特和金字塔两次会战的胜利以及乌列马们的好感(他们消除了法军在埃及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宗教狂热病)————这些都足以使人指望,穆腊德别伊和伊勃腊吉姆别伊到一定时候将会向法军投降。但是法军舰队的毁灭造成了两种结果,即阻碍马木留克人投降和使敌人在沿海建立严密的封锁。法军与本国断绝关系,他们在等候从本国开出来的第二支护航队。这支护航队装载六千名士兵(已在土伦上船)和大批制服、武器以及其他物品等等。最后,舰队的灭亡还促使皇帝 [143] 对共和国宣战。

    在谢迪曼会战和开罗暴动后,曾再次和穆腊德别伊及伊勃腊吉姆别伊进行谈判。他们都有投降和在法国旗帜下供职的意向。但后来他们得到消息,说土耳其政府打算派两支军队对法军作战。于是他们决意等候这件事情的结局。两支军队各有五万人,一支在罗多斯 [144] 组成,另一支在叙利亚组成。他们预定在1799年6月同时出发。第一支军队应在达米塔或阿布基尔登陆。第二支军队应越过从加沙到萨利希亚的沙漠向开罗前进。马木留克兵、阿拉伯兵和游击队员应当同时开始行动。1799年1月初,法军获悉有四十门大炮和二百箱弹药从君士坦丁堡送到雅法,并且有一千五百名经过法国军官训练过的炮手来操纵它们。在雅法、腊姆耳和加沙等地都储存有大量干面包、火药和过沙漠用的皮囊。德热札尔巴夏的前卫四千人已到达阿耳——阿里什。他的一位将军(阿勃达拉赫)率领其他八千名兵士驻扎在加沙。他在等候大马士革的一万人、耶路撒冷的八千人、阿勒颇 [145] 的一万人和伊拉克省一万人的到来。罗多斯先已集中了八千人,还要等待阿尔巴尼亚的一万人,君士坦丁堡的近卫兵九千人,小亚细亚的一万五千人和希腊的八千人。土耳其的舰队和运输舰也已准备从君士坦丁堡起航。

    害怕这种入侵的恐惧心理把埃及社会思想的发展推向后转,什么也不能做了。如果英国师团与罗多斯的军队联合,这种入侵就会变得非常危险。拿破仑决定掌握主动权,亲自越过沙漠去击溃叙利亚军队。按各个师团的进展程度,分别占领所到之处的所有仓库和要塞(阿耳——阿里什、加沙、雅法、阿克尔),武装叙利亚的基督教徒,发动德鲁札人 [146] 和马龙派 [147] 教徒起义,以后就相机行动。他希望在接获占领圣让阿克尔的消息的时候,埃及的马木留克人、阿拉伯人和达荷尔王朝 [148] 的拥护者都会参加到他这一边来。到6月以前,他就会成为大马士革和阿勒颇的主人。他的前哨将设置到塔克尔山上,同时他直接统率的军队将有法军二万六千人,马木留克兵和埃及阿拉伯骑兵六千人,德鲁札兵、马龙兵和其他叙利亚兵一万八千名。德塞将从埃及统率两万名兵士(其中包括一万名法国兵和征集来的一万名黑人)前来支援他。在这种情势下,他能影响土耳其政府,迫使它求和,并同意他出征印度。如果命运有利于实现他的计划,那么不管舰队受到怎样的损失,他还是可以率领四万军队于1800年3月到达印度河的。他派了间谍到波斯,探悉沙赫 [149] 不会阻止法军通过巴士拉、设拉子和麦克兰。不料事变的进程把他的计划推翻了。但出征叙利亚还是达到了一个预定的目的————歼灭土耳其军队;把埃及从战争惨祸中挽救出来,并且在这个由于辉煌胜利而征服的国家里巩固了统治地位。第二个目的还可能在1801年签订留尼维尔条约以后达到,如果克列别尔当时仍然活着的话。

    二、 1799年1月1日,东征军的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共计为二万九千七百人,其中包括步兵二万二千人、骑兵三千人、炮兵和工兵三千二百人、向导兵 [150] 六百人以及非战斗人员、役伕、民政机关官员等九百人。总共为二万九千七百人,按如下方式分配在三个军团里:

    驻上埃及军团 驻下埃及军团 征叙利亚军团 共 计

    步兵 5 000 7 000 10 000 22 000

    骑兵 1 200 1 000 800 3 000

    炮兵 300 1 300 1 600 3 200

    向导兵 —— —— 600 600

    非战斗人员 50 700 150 900

    6 550 10 000 13 150 29 700

    德塞、弗里安、别耳亚尔、达乌、拉萨耳几位将军指挥上埃及军队。杜古阿、拉纽斯、马尔蒙、阿耳梅腊斯等将军指挥下埃及军队。克列别尔、博恩、列尼叶、兰恩、缪拉、多马尔田、卡法列利·杜·法耳加、维阿耳、沃·尤诺、韦尔迪耶、拉格兰日等将军则均参加征叙军团。

    征叙军每师有六门野战炮,骑兵和警卫队各有六门用马力牵引的炮,共计有三十六门炮。辎重队有四门十二磅炮,四门八磅炮,四门榴弹炮和四门六英寸口径臼炮,共计十六门炮;以上总共有五十二门炮,并带有比定额多一倍的弹药以及工具、地雷、辎重等。攻城辎重队由四门二十四磅炮、四门十六磅炮和四门八英寸臼炮以及一切必需的东西所组成,这些东西在达米塔装到六只小 三桅货船上。要把这样一些重炮携带到沙漠的流沙地带去是不可能的。另外,同样一个攻城辎重队装载在三艘巡洋舰(“尤诺恩”号、“库腊热兹”号和“阿耳谢斯特”号)上面。这三艘巡洋舰停泊在亚历山大港的碇泊场中,由海军少将别勒指挥。这样,总司令采取了加倍预防的办法,使大家确信,他并非没有留下重武器,这种重武器被认为是围攻雅法和阿克尔所必需的。

    开罗的显贵有着和拿破仑同样的兴趣。他们高兴地注视着这场军事行动————这场军事行动应当把战场从他们的家园远远地移开,把它移到叙利亚去。他们愉快地希望看到埃及、叙利亚和阿拉伯都由一个君主管辖。他们指派一个由五个最有教养的舍伊赫组成的代表团到各清真寺去宣传,使伊斯兰教徒对军队抱好感,在法国人面前保护伊斯兰教徒的利益并鼓舞阿拉伯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代表团拥有整个东方最尊敬的人。这个大舍伊赫代表团的出发在全埃及居民中产生了极强烈的影响。本地人对法国人的成就感到高兴。受到这些精辟的议论的启发,他们的智慧被一些新的、他们以前完全陌生的思想开通了。

    军事建筑工程处长修西病了,他的伤口还没有长好,他希望回法国去。他离开了部队,同二百名伤员(瞎眼的或切断手足的)一起在亚历山大港登上了一号大运输舰。航程开始还顺利,但后来因船上的储水用尽,就在西西里岛靠岸取水并采办新鲜食物。凶狠的岛上居民袭击了该船,杀死了修西和一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不幸的兵士。这些犯下如此可怕罪行的凶手却未受到惩处。据说,他们还因此受到了褒奖!

    征叙军队总共需要三千头骆驼和三千头驴以运载粮食、饮水和辎重。分开来说,即需要一千头骆驼来驼载一万四千人两个星期所需要的粮食,并运载骑兵、总司令部和炮兵所乘马匹所需的两个星期的饲料,还需要二千头骆驼来驼运三天的饮水,其所以只带三天饮水,是因为到了卡提亚和阿耳——阿里什就可以补充饮水。三千头驴子是按每十名步兵一头驴子的比例分配的,这样就可使每名步兵随身携带15磅行李。

    三、 12月20日,德热札尔部下一位将军(阿勃达拉赫)率领一千二百名军队在加沙扎营。1799年1月2日,他以四千名队伍占领了阿耳——阿里什。列尼叶将军从1月初起就在卡提亚要塞上配备了卫戍部队。1月23日,他把司令部迁到萨利希亚;2月5日,又把它迁到卡提亚;6日他从那里出发,8日到达马苏迪亚水井,引起阿耳——阿里什兵营的惊慌不安。伊勃腊吉姆别伊的一名马木留克通信兵被我军俘虏了。他供述了一些非常夸大的情报。提心吊胆的列尼叶将军立即派遣信使骑单峰骆驼赶到总司令处,向总司令报告他将会陷入的危险情况。

    早晨八点钟,列尼叶在离阿耳——阿里什大炮射程远的地方设置了阵地。土耳其兵占领了阿耳——阿里什炮台和村前阵地。村中房屋都是用石头建筑的。敌人在炮台大炮掩护下,在村内建立了防寨。他们刚一判明法军骑兵人数不多,就命令自己的骑兵猛扑法军的侧翼和后方。土耳其兵防守着所有的水井和棕榈林。法军的兵营设置在一座小沙丘上,那里无水、无荫蔽也无饲料和木柴。土耳其人时刻盼望阿勃达拉赫率领其余的部队和十二门大炮从加沙赶来。这十二门大炮预定是做武装炮台用的,因为炮台里现在仅有三门大炮。敌人的阵地是很坚固的。列尼叶也懂得这一点,但在环境的压力下,他下令进攻敌阵。他准备得非常好。经过激烈的炮战以后,第八十五团就用冲击方式占领了阿耳——阿里什村。五百名土耳其兵被杀死或被俘虏,其余二千五百人都逃入炮台里去了,并被包围在炮台之中。土耳其骑兵向后退却,退到离阿耳——阿里什半法里的地方建立阵地,并从两侧控制通往加沙的道路。这里有大山谷掩护他们。列尼叶这次损失了二百五十人(阵亡和被俘虏的)。军中因此发生怨言,他们把这次损失归咎于他。这些怨言是不公平的,列尼叶将军已经做了谨慎和情势所要求他做的一切。

    11日傍晚,阿勃达拉赫从加沙率领八千人到达阿耳——阿里什,来拯救这里的卫戍部队。他跟着自己的骑兵队驻在厄吉朴土斯谷地的右岸。列尼叶的情况变得很危急了,可是克列别尔师团在曼扎尔湖岸达米塔上船后,已在离卡提亚二法里的彼卢集亚废墟的提纳炮台附近登陆。2月6日,这个师团赶紧向阿耳——阿里什推进,12日早晨到达那里。

    克列别尔将军开始封锁炮台。12日早晨,列尼叶将军把自己的师团集中在谷地左方阿勃达拉赫师团对面的棕榈林里。13和14两日,他侦察好地形,作好战斗部署,向即将指挥他的部队的军官们发出指示。14日晚间他实行了一个仅在战斗中才有可能的最巧妙的军事动作。晚上十一点钟,他从自己的兵营出发,向右前进,在前进了一法里的地方,就沿着厄吉朴土斯谷地行走;随后跨过谷地,把军队排成战斗队形;把左翼衔接谷地,右翼布置在叙利亚方面。这样,他就占领了一个与敌军左翼相垂直的阵地。接着在万籁俱寂之际,师团分为三个团纵队,三个团纵队彼此间拉开距离,而炮兵则摆在中间;他又在离每个团纵队二百步处集中一队掷弹兵,并且给每队掷弹兵配备五十名骑兵,使每队总人数达到二百人。此后,他以同样的队形向敌方前进。刚一遇到敌人的首批哨兵,他就停了下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三队掷弹兵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往敌营猛扑。每一队掷弹兵都带有几个秘密的灯笼,每个士兵都用白手巾缠着衣袖;加以语言不同也使法军便于辨认敌我。一眨眼间,阿勃达拉赫的兵营大为恐慌。列尼叶率领中路纵队冲到巴夏的帐篷里,巴夏刚刚来得及徒步逃脱。伊勃腊吉姆别伊的一些基阿希夫都被俘虏了。敌人阵亡的四五百人,被俘虏的有九百人。他们的全部骆驼、大部分马匹以及全部帐篷和辎重等,都丢弃在战场上。惊恐万分的阿勃达拉赫飞奔逃走,逃到汉尤努斯才得收集自己的残部。列尼叶的军队阵亡三人,受伤十五至二十人。17日,他在敌人先前占领的阵地上扎营,掩护围攻阿耳——阿里什。这次战役从各方面来说都足以使将军获得沉着镇定、英明指挥的美誉。

    2月初,亚历山大港前面出现了两艘英国主力舰和大约十五艘其他船舶。它们用大炮轰击城市,但法军的海岸炮垒给以准确的还击,使英舰立即失去了作战能力。很明显,敌人的目的是要威胁亚历山大,以阻止法军向叙利亚进军,因为这时罗多斯的军队还没有准备好。

    总司令率领博恩和兰恩两个师团从开罗出发。2月9日,他在阿耳——汉卡宿营,10日到达别耳别伊斯。这一天他前往咨议会代表团驻地比尔克兵营。这是一座完全东方式的兵营。十五名舍伊赫每人都有三个帐篷,这些帐篷具有亚细亚的富丽堂皇的特色。总司令同他们一起进早餐,参观了他们的兵营,晚上仍然回到别耳别伊斯大本营。2月11日,他在科腊伊姆棕榈林下布置宿营。刚刚打开帐幕,列尼叶将军的信使就骑着单峰骆驼赶到了,他带来了列尼叶将军2月9日早晨在马苏迪亚水井附近写的紧急情报。列尼叶报告说: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德热札尔的军队正在前进,一支大部队已到达阿耳——阿里什。因此,他在这大沙漠中间的处境已变得非常困难。这个情报使得总司令立即继续登程。他骑着单峰骆驼前进,经过彻夜行军以后,于2月15日黎明到达阿耳——阿里什,其时夜战已告结束。他走向阿勃达拉赫的兵营,对军队表示满意,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夜战功绩。大本营、后备辎重队以及博恩和兰恩的两个师团12日到达萨利希亚宿营,13日到达阿耳——阿腊斯,14日到达卡提亚,15日到达比尔——阿耳——阿布德,16日到达比尔卡——阿伊什,17日到达马苏迪亚,并先后于2月18日、19日和20日到达阿耳——阿里什。

    看来,阿勃达拉赫的失败并没使炮台守军泄气,他们显然仍旧充满决心要作最顽强的抵抗。卡法列利将军因此建筑了两座炮垒:一座由八门八磅炮和四门榴弹炮组成,这是作进行平射用的;另一座炮垒则是作穿洞用的。他把后一座炮垒配置在离敌炮台十法里处,并利用了建立在那里的石头仓库。这个炮垒装配了四门十二磅炮。18日,第一个炮垒轰击敌炮台,用火力压服了它的炮兵的活动,逼得他们哑然无声。法军还有几门十二磅炮放在后备辎重队里,它们最早要在20日才能运到。多马尔田下令加倍备马接运;结果有两门炮在19日早晨运到,他立即用它们去加强炮垒火 力。在大约五六小时内,敌炮台的墙壁就被洞穿了。贝尔蒂埃将军要敌炮台守军投降。这支守军不受任何权威人士领导,只受四个指挥官的指挥。他们选派两人出来答复,说他们奉命与炮台共存亡,他们坚决服从命令,不愿听从任何建议。最后,他们提出停战两周的最后通牒,说如果他们在两周内得不到援兵,一定交出要塞,这些指挥官都装得很坚决,并表示已准备冒险冲击。法军离炮台极近,以致伊马姆们对士兵的讲演和他们诵读的祈祷文都可以听得见。所有守军全是宗教狂热分子。冲击或许会有成就,但可能使法军损失四五百人,而我们的处境则不容许作这样的牺牲。同时,时机紧迫,一分钟也不能错过。阿勃达拉赫已在汉尤努斯集中军队,他每天都获得了援军。守军的举动很明显地是在等待援军。阿耳——阿里什水井的储水也将用尽,所以必须结束这场战斗。

    多尔马田将军把师团的榴弹炮集中在一个地方。2月20日早晨,他炮击炮台。炮手们非常准确地发射了八九百发炮弹,炮弹在守军中间散布了惊恐和死亡。每颗炮弹都打死或打伤了敌人,因为它们都在这座小炮台里面爆炸了,而守军则是一个挨着一个挤在这个炮台里的。在这种情况下,守军只好改变腔调,发出投降信号。四位指挥官经过徒劳无益的争论后,签订了由他们提出的投降条件。守军把武器放在炮台前面斜坡上,交出马匹,并立誓越过沙漠退往巴格达,在这个战争期间不再拿起武器反对法兰西;在一年内,既不回埃及也不回叙利亚。法军派护送队把他们护送到去巴格达的头几个路站上(每个路站相隔六法里)。在争夺阿耳——阿里什村的战斗中,当大炮轰击敌炮台时,敌炮台中有七百人阵亡 、负伤或被俘。敌军中有三百名马格里布人要求法军录用他们。炮台里还留有二百五十匹马、一百头骆驼和三门大炮。俘虏、军旗和大炮等都送往萨利希亚,交咨议会代表团,再从那里送往开罗。当法军凯旋进入胜利门 [151] 时,这些战利品都出现在行列中。工兵们修补了缺口,重新把炮台修好,随后还新建筑了四座眼镜式堡垒,以扩大炮台的容量并使其能够扫射附近的谷地。

    四、 克列别尔将军统率前卫于2月22日黎明前出发,他必须走到札维水井附近宿营,以便第二日能到达汉尤努斯。他奉命尽可能在汉尤努斯建立前哨。从阿耳——阿里什到汉尤努斯距离十四法里。23日下午一时,总司令率领二百名骑兵警卫队和一百头骆驼出发。他快步行军,想赶上前卫。当他抵达圣卡鲁布陵墓后,发现许多阿拉伯人埋藏裸麦和蔬菜的地窖,这些地窖一个也没有打开。他到达札维水井后,没有找到前卫的踪迹。这时天气已很凉爽,在沙漠中常发生这种事情:士兵们只要能找到更好的住地,宁肯多走一倍路程。当部队抵达腊菲亚水井时,太阳已经下山了。他在那里也未发现师团的任何踪迹。最后他跑到汉尤努斯对面的高地上去,遥见前面有一个村庄,那时天还没有全黑,他看出那里有许多帐篷,那是一座庞大的野营,他认为那不是克列别尔将军的野营。一个警卫分队很快就用卡宾枪朝敌人战斗警卫队打了几枪。接着一个轻骑兵跑来报告,说卡宾枪打的是伊勃腊吉姆别伊的马木留克兵,并说他看见一个非常庞大的野营,那里步兵已作好了战斗准备,骑兵都上马了。不难想象总司令部当时是如何惊讶。前卫发生了什么事情?马都很疲乏了,因为它们在九个钟头内走了 十二法里。敌军大批骑兵骑着生气蓬勃的马追近了,必须赶快撤退。腊菲亚水井离得太近了,于是卫队在晚上十一点钟以前回到札维水井。奉派沿着海岸越过沙漠的巡逻队也没有送来任何新消息。

    晚上三点钟,由十二名骑单峰骆驼的骑兵组成的巡逻队从加伊扬转来,带来一个阿拉伯人。这个人住在小茅屋里,是一个看守骆驼的人。他说,法军在阿耳——阿里什三法里处的地方离开往叙利亚大路,一直朝加伊扬方向,即朝卡腊克去了。总司令叫这个阿拉伯人作向导立即启程。黎明时,他遇着前卫的三四个龙骑兵。他们向他报告了一些最令人失望的消息:克列别尔将军迷了路,他走了十五小时,一直没有察觉自己的错误;到下午五点钟时,有些士兵由于没有看到圣陵而感到惊奇;因为据阿耳——阿里什的居民说,在圣陵附近,一定能找得到一些存有蔬菜的地窖。士兵把自己的怀疑报告军官,各军官又把士兵的话报告将军。克列别尔醒悟以后,才来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知道自己确是迷了路。跟随前卫的只有几头骆驼驼水。前卫熬好菜汤后,等月亮一出来就重新起程,循着自己的足迹仍旧退回札维水井。他知道总司令一定会关心他,正在焦急不安。可是,一直到十点钟时,总司令还没有到达。当士兵们刚一看到他的灰色军礼服时,就以经久不息的欢呼声迎接他。部队这时很泄气,有些人连自己的枪支也折断了。拿破仑吩咐发出集合信号。当全师集合时,他训诫士兵们说:“他们不能靠叛变来挽救自己的不幸;在紧急时,葬身沙漠光荣地死去,较之胡作非为破坏纪律要好一些。”他告诉他们,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离札维水井不远,运水的骆驼正向他们迎面走来。正午时,克列别尔师团全部到达札维水井附近。其余的部队和后备队的骆驼也从阿耳——阿里什到达那里。中暑而死的或迷路的不过五个人。兰恩指挥前卫,于同日晚宿营于汉尤努斯。有些俘虏说,在此以前两天,阿勃达拉赫一看见总司令的卫队,就骑着马率领自己的全部骑兵推进到腊菲亚。但是因为天色已很黑,他怕遇上任何埋伏,就停止了追击。大沙漠已走过来了。汉尤努斯有一些大花园。水井里的水很好。而水量也很丰富,不仅可以满足当前需要,还可以盛满所有的皮囊。从这个村庄到加沙再没有水井了。

    法军已越过非洲边境到达亚洲了。汉尤努斯是叙利亚的第一个村庄。现在快要过圣地 [152] 了。士兵们有种种推测。向耶路撒冷进军是大家所欢喜的。这个有名的锡安 [153] 激起了每个人的遐想,引起了各种宗教感情。基督教徒把圣母从叙利亚出来带着婴儿耶稣在那儿休息过的水井指给士兵们看。有大批能讲一点法兰克语(意大利方言)的叙利亚天主教徒在将军们手下充当翻译官、军需官或秘书。他们向士兵们讲解充满迷信的各种神话和传说。

    2月24日部队在汉尤努斯度过了一天。25日黎明前出发。刚走三法里,就遇着了阿勃达拉赫的前卫,并捕获了几名俘虏。这位统帅守护加沙城。他得到了援兵。他手下有一万二千军队,包括六千名骑兵。他时刻都在盼望耶路撒冷阿加 [154] 的军队和雅法野战辎重队的十四门大炮的到来。那时他的兵力就将达到两万人。他的步兵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