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99年下半年战事纪要 [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秋季战役计划。二、 蔼尔维提方面军 [2] 和下莱因方面军的行动,苏黎世战役(1799年9月24日)。三、 英俄联军远征荷兰,卑尔根战役(9月19日),埃格蒙特战役(10月2日),卡斯特里库姆战役(10月8日),英俄联军投降(10月18日)。四、 意大利方面军和阿尔卑斯方面军的行动,诺维战役(8月15日),热诺拉战役(11月4日)。五、 评论。

    一

    苏沃洛夫的辉煌胜利使保罗皇帝更加疯狂地反对共和国。他派出了几个军团远征:柯尔沙科夫将军统率三万人开往瑞士,加尔特曼将军统率一万八千人乘英国军舰开往列韦尔,另有一万一千人开到意大利补充苏沃洛夫的部队。这样就使得俄国参加这次战争的兵力达到九万人。但俄国人忍受不了伦巴迪亚的炎热天气。来自各个不同民族的官兵混合在一个军队里只会引起一些不便。奥地利的将军们不大满意苏沃洛夫的战术,后者的粗野作风也惹得他们生气。各盟国政府议定四个方面军同时配合行动,即:在梅拉斯指挥之下的由奥地利人组成的方面军在意大利作战;在苏沃洛夫指挥之下的由俄国人、瑞士人及法国逃亡分子组成的方面军在瑞士作战;在查理大公指挥之下的由奥地利人和帝国军队组成的方面军在莱因河下游作战;最后,在约克斯基公爵指挥之下的由英国人、俄国人及奥兰治派 [3] 组成的方面军在荷兰作战。约克斯基军队在占据阿姆斯特丹和恢复总督政权以后,就应当进入比利时并与下莱因方面军会师。

    在法国政府方面,它并不因失败而灰心丧气,它尽一切努力来补充它的军队。蔼尔维提方面军实力最强。马塞纳接二连三地接到命令,要他赶在俄军前头抢占苏黎世。政府把机动部队编入下莱因方面军,并把下莱因方面军交给缪列尔将军指挥。政府任命茹贝尔将军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按照士兵的意见,他是有能力改变法军现状并恢复1796年的美好日子的。最后,在多菲内 [4] 边界上还成立了一支新的军队,交给在罗马和那不勒斯两次战役中因获胜而成名的商皮奥纳将军指挥。

    二

    蔼尔维提方面军 马塞纳利用巴黎不耐烦地等待他开始军事行动的机会获得了新的军队。8月12日,他命令列库尔勃指挥的二万五千右翼部队向前推进。与他的右翼相对抗的奥军左翼部队仅二万人。因此列库尔勃很快就把奥军赶出施维次、格拉里斯、圣哥达尔德等地,迫使他们退到莱因峡谷。法军抓住了几千名俘虏,缴获了一些军旗和大炮。这些在大陆最高地点激烈进行的战斗使全欧视线都集中在列库尔勃身上。马塞纳自己率领中路部队向苏黎 世推进,14日开始进攻苏黎世,可是在这个城市的城墙下被挡住了。17日大公也企图架桥渡过阿勒河迂回法军左翼,以便把他们从阿尔卑斯山上他们所占据的坚固阵地上赶出去,但是没有成功。19日俄军柯尔沙科夫的先头部队也到达苏黎世。

    就在这个时候,下莱因方面的法军转入进攻。缪列尔将军离开他的曼海姆司令部,带领二万人于8月25日开往海得耳堡,9月2日包围菲列浦斯堡,炮轰城市五昼夜,把全城所有房屋炸成瓦砾。大公看到派往沙弗豪森去援助斯塔腊伊将军的八营兵力不足以掩护德国,而盟军已按照各国政府所通过的作战计划在荷兰登陆,于是他撇开蔼尔维提方面军,前往莱因河下游。9月4日他到达多瑙新根,12日到达菲列浦斯堡。这就迫使缪列尔将军撤除对菲列浦斯堡的包围,而留下拉罗什将军带六千人在曼海姆,自己退过莱因河。17日大公进攻曼海姆要塞。奥军在冲击之下占领了这个要塞,并俘获一千五百名法军。

    在苏沃洛夫方面,他离开了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的职位。9月14日,他带领二万三千人抵达伯伦左纳。这二万三千人是陆续到达半岛 [5] 的五万一千俄国军队中保存下来的人数,其他三万一千人有的被俘、有的阵亡、有的在医院中休养。他在伯伦左纳接任蔼尔维提方面军总司令的职务。他在阿尔卑斯山麓耽搁了十天,只是到9月24日才占据圣哥达尔德,进入瑞士和罗津堡及奥奋堡的军队会师。会师以后,他在这个地区就有了三万五千人。连同哥特策将军的奥地利军团(二万五千人)及柯尔沙科夫的俄国军团(三万人)一起计算,他的总兵力达到九万人,而法国的流亡分子及瑞士的暴动分子还未计算在内。

    马塞纳终于感到决定性的时机来到了,他一天时间也不能耽搁了,因为如果把时间让给苏沃洛夫到苏黎世来,他的处境就会发生危险。他的总司令部设在连次堡。梅纳尔将军指挥他的左翼,阵地在阿勒河口到巴登一带。洛尔日将军驻守利马特河岸的迪耶提康。莫尔特叶将军驻扎在集耳河上的阿德利什维列,以监视苏黎世,克列英将军带领预备军驻在罗伊斯河上的布雷姆加顿。苏耳特将军驻守格拉里斯,他把他那一师人布防在林特河左岸(直到河源为止)和苏黎世湖左岸一部分地方,并同莫尔特叶保持着联系。列库尔勃将军带了三个师团驻守在瓦津的右边和圣哥达尔德。沙勃兰将军统率着巴塞尔营。马塞纳的军队总共达九万人。由此可见,两军的人数大致相等,但苏沃洛夫的主力离他的总部还很远。柯尔沙科夫的司令部设在苏黎世,他的右翼(由一个奥地利师团组成)在阿勒河口连接莱因河的地方。几个俄国师团占据利马特河岸(从克林格瑙到苏黎世)和苏黎世湖右岸至腊珀斯维耳一带。哥特策将军率领其余的奥军占据林特河右岸、乌次纳赫、慎尼斯和韦森等地。他的司令部设在卡耳曰勃鲁涅。林特河、苏黎世湖、利马特河、利马特河口以下的阿勒河以及巴塞尔以上的莱因河,把各部分敌军隔开了。

    法军只要把战争移到苏黎世湖及利马特河右岸,就能够利用查理大公和苏沃洛夫尚未会合的机会拿下苏黎世。利马特河是一个相当大的天然屏障。从苏黎世到利马特河流入阿勒河的入口处,整个五法里长的地区都是由俄国军队防守的。可是在苏黎世向下二法里远的地方,即在迪耶提康村附近,利马特河流过平原并形成一个河湾。这个河湾使分布在河右岸的敌军不能防守渡口,

    因而对我军有利。9月23日夜间马塞纳在这个河湾两端(迪耶提康村附近)布置了配有二十门大炮的炮兵连,同时把载运架设浮桥器材的马车拉来。过了几点钟以后,工兵把浮桥架好。俄国步兵听到人马喧声后,发射了一阵激烈的炮火,但被法军炮兵击退。加赞将军首先渡过这条河,乌迪诺将军和克列英将军跟着过河。25日日间他们进攻亨格高地及苏黎世堡。莫尔特叶将军沿湖的左岸向沃利斯哥芬村前进,他的部队和驻守在城外苏黎世桥附近阵地上的一个俄国师团发生战斗。两岸受攻击的俄国军队顽强地守卫着阵地。他们在25日夜间还在苏黎世城内坚守了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被法军攻开城门。柯尔沙科夫退到莱因河右岸时,他的军团只剩下一半人了。在这个战役中他们一共损失了一万五千人,还损失了一些仓库、医院及辎重车。

    25日拂晓,苏耳特在慎尼斯村架桥渡过林特河,占领格里瑙并进攻哥特策的奥地利军团。哥特策将军在法军头一阵射击中就被子弹击中阵亡。他是瑞士人,但得到奥军的完全信任。他在这样一个时候阵亡对奥军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驻在腊珀斯维耳村的一个俄国旅团(它构成柯尔沙科夫军团的左翼)赶来支援奥军。法军击退并打垮他们。奥军被迫渡回土尔河,法军跟踪追击,一直追到利赫田什帖英村。结果奥军被截断联系并被赶出战场很远。

    就在9月25日这一天,满怀美好愿望的苏沃洛夫跨过圣哥达尔德山口。这时他大声宣称:他的打算不仅要包围林特河和罗伊斯河这两条战线上的法军右翼,而且要打破进军的常规,直接开往卢塞恩及伯尔尼,并在几天之内把法军击退到汝拉山脉。他经过阿耳托夫、勃鲁宁和施维次 [6] ,最后于9月29日到达格拉里斯。列库尔勃因兵力不够,所以避开战斗,没有去阻止他前进。苏沃洛夫到达格拉里斯以后,就得知苏黎世那儿业已战败,马塞纳正率领一万八千人支援法军右翼。这就迫使他不得不采取这些必要的措施:退出瑞士并把掉队的、受伤的、生病的以及大批被俘的人丢给了胜利者。10月8日,他率领残部抵达科伊列,他被这个以吉兆开始的战争的悲惨结局弄得心灰意冷。

    柯尔沙科夫与奥地利军团会合以后,渡回莱因河左岸并向土尔河推进,作出到苏黎世去援助苏沃洛夫的姿态。马塞纳从正面去迎击他们,把他们打败并把他们击退到莱因河右岸。10月7日马塞纳占领康斯坦次。驻在那儿的康德军团受了巨大损失。

    下莱因方面军 列库尔勃将军在这次战争中获得了声誉,显示了才干及勇敢精神,因此被政府任命为下莱因方面军的总司令。他怀着不辜负政府信任的心情和立功的热望,于10月10日到达斯特拉斯堡。他匆忙地集结了二万人,编成四个师团,分别由拉博尔德、聂伊、列格兰和巴腊格·德·伊利耶指挥,并把总司令部移到维斯洛赫。他向代替施瓦尔岑堡公爵担任美因河和内卡河之间奥地利监视军团司令职务的赵尔格尔将军发动了进攻并把他击溃。赵尔格尔将军在增援的骑兵到达以后驻扎在列伊林根,即在莱因河到内卡河的中途,离菲列浦斯堡只有一站路程。他经过海耳布朗及斯图加特与驻在多瑙河上多瑙新根的大公大本营保持联系。法军迫使他放弃他的阵地以后就包围了菲列浦斯堡。拉博尔德师团负责围攻,其余三个师团负责占领内卡河和莱因河之间的整个地区。奥地利将军梅尔委耳特带领主力军的一个师监视着克耳渡口,并防守着黑林山的出口。苏黎世战役的失败迫使大公离开莱因河下游,把他的部队开往多瑙河上游。

    列库尔勃利用这个机会前往海耳布朗,以便进攻斯塔腊伊军团的中路,但是被击退,并被迫退回到内卡河。11月7日,他撤除了对菲列浦斯堡的包围,占领了海得耳堡前面的阵地,右面有莱因河,左面有内卡河,以便掩护有一座桥梁的曼海姆。不久他从莱因河沿岸的几座要塞里获得了一些援军,因而使自己的兵力增加到三万人,于是他重新向前推进。拉博尔德将军指挥右翼,第三次包围了菲列浦斯堡。巴腊格·德·伊利耶率领左翼沿内卡河右岸曲折前进。聂伊和德坎两将军率领中路经津斯海姆向厄品根前进。列库尔勃在勃鲁赫扎耳附近打败企图阻止他前进的洛林公爵并把他击退到恩茨河。大公派斯塔腊伊将军带领骑兵和步兵去指挥监视军团,并命令他以进攻方式制止法军扰乱德国的安宁。11月22日,斯塔腊伊进攻法军中路并占领厄品根和什帖田。12月2日在津斯海姆及韦伊列尔附近重新开始了激战。列库尔勃重新被迫退却。他解除了对菲列浦斯堡的包围,把司令部先移到维斯洛赫,以后又移到什魏岑根,使右翼连接莱因河(在曼海姆上游),左翼衔接内卡河(在捷谦海姆上游)。这样一来,他就占领了一个难以撤退的危险阵地。12月5日,他同斯塔腊伊将军缔结了停战协定。协定规定法军可以留在莱因河右岸过冬。大公对于协定的批准曾提出一个特别的保留条件,12月11日他又拒绝批准协定。但列库尔勃已部分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他利用六天停战时间平安地把军队撤离莱因河右岸,并在左岸的美因兹和朗道之间占据了过冬营房。

    三

    高卢-巴达维亚 [7] 方面军 英国作了大规模远征的准备。俄国军队集结在列韦尔。圣詹姆士政府并不隐瞒自己对荷兰的意图,这或者是因为它想分散法国政府对意大利和瑞士的注意力,或者是因为想预先通知奥兰治派。在海军上将东坎指挥之下的英国舰队拥有各种等级的军舰五十五艘,另有一百八十只船组成的运输舰队载运着厄别尔克罗比师团的一万二千人,它们均自英国启碇。8月19日从荷兰海岸上已能望见这支舰队。21日巴达维亚执政府通知指挥高卢-巴达维亚方面军的总司令布律纳将军,说英国海军上将已向停泊在特克塞耳的荷兰舰队和赫耳德尔的总督要求悬挂奥兰治王朝的国旗。

    布律纳的军队在三万人,即二万荷兰人和一万法国人。二万荷兰人编成两个师。第一师由登迭耳斯将军指挥,驻扎在海牙至特克塞耳一带,第二师由杜芒索将军指挥,驻扎在弗里斯兰,司令部设在格罗宁根。一万法国兵编成三个师。一个师奉命防守泽兰,另两个师(从尼姆委根起)沿莱因河和马斯河布防。

    总司令没有确实了解敌军的企图,因此不能决定从边界线上哪一据点撤回部队。他认为敌军既可能在塞耳德河进攻他,也可能在马斯河、弗里斯兰及赫耳德尔进攻他。所以他只命令登迭耳斯将军把他那一师人集中在赫耳德尔附近,因为赫耳德尔是他的防区内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据点。许多情况证明他这种做法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敌军舰队由于天气不好曾离开赫耳德尔几天,但于8月26日又回来了,并在特克塞耳海峡南面二法里处的海岸附近出现,还有几艘巡洋舰抛了锚。8月27日拂晓,敌舰让厄别尔克罗比师团在积在捷伊普达伊克旧堤原址上的沙丘前面登陆。这些高达九至十法尺的沙丘沿着海水浸没的海滨构成一道长达一百法尺的斜堤。登迭耳斯将军认为不需占据堤顶,他命令法军一俟敌军登陆,立即攻击敌军侧翼。

    英国的轻装部队在几营掷弹兵的支援下,由几艘停泊的军舰掩护登陆。他们在受到法军攻击以前有足够的时间整队和准备战斗。他们的左翼只受到小部队的轻微的攻击,但右翼却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因为这边是登迭耳斯将军亲自指挥的。可是,他们击退了法军的进攻,经过几小时战斗以后,使得登迭耳斯损失了一万人而退却了。英军的损失大约五百人。因为英军已经登陆,所以登迭耳斯认为坚守赫耳德尔阵线已不可能了。当夜他撤出这个阵地,退守捷伊普。敌军在第二天占领赫耳德尔,并在那儿升起奥兰治国旗。30日,由九艘战舰组成的荷兰舰队向英国海军上将投降,并改挂奥兰治国旗。舰队上的海军士兵愤而起义,逮捕了投敌的海军上将斯托利和全部军官。他们的起义行动为他们增添了光荣。这次起义给阿姆斯特丹民族运动发出了信号。这个大城市里的居民对投敌的卑鄙行径表示极端愤怒。各省开始成立了掷弹兵营和猎骑兵营并向加勒姆集中。巴达维亚执政府大声疾呼地宣布了民族的意志,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土到最后一滴血,如果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放弃首都。

    9月1日,登迭耳斯对于援军未来以及面临的受攻击的危险感到不安,他打算放开水闸,淹没整个地区以便防守。他把左翼撤退到阿尔克马,右翼撤退到珀美伦德,借以掩护阿姆斯特丹。可是布律纳将军终于看破了敌军的企图。他下令把全军集中,把总司令部移到阿尔克马,把古维昂旅团布置在沙丘上:右翼接近阿尔克马运河,左翼靠着被水淹没的海岸。由比利时调来的法军已陆续到达,他们编成了旺达姆师团。登迭耳斯师团构成法军中路,它的右翼依靠阿温哥恩。杜芒索师团离开弗里斯兰,9月6日经过阿姆斯特丹,8日到达新阵地。这时布律纳将军部下有二万五千人处于备战状态。他据守的战线长达三法里,而且把守卫侧翼的士兵派到哥尔恩的聚德尔捷。旺达姆师团组成他的左翼,据守着一法里半长的防线,直到阿尔克马运河止。杜芒索师团担任中路,驻在通往朔尔丹运河的桥边。右翼由登迭耳斯指挥,驻在乌德卡尔斯彼耳阵地上。由此可见,左右两个师团的阵地相隔达四千法尺。总司令部和预备军仍驻在阿尔克马。

    英军总司令部驻在捷伊普一带阵地上,右翼在佩顿后面靠海,有从巡洋舰队及炮舰上面发射的侧射炮火做掩护;中路驻在克腊卡丹村一带,他们在那儿已构筑了防御工事;左翼驻在厄斯尼根堡和圣马尔田村对面。英军把捷伊普作为炮兵阵地。这个阵地有三法里长。捷伊普是一道大堤。它从阿尔克马运河河口沿右岸向上游延伸到克腊卞丹村,长达一又四分之一法里。它在克腊卞丹村转弯与海岸平行向特克塞耳延伸四法里,止于聚德尔捷。英军在登陆后的最初几天,东坎将军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可是在五百人的旅团到达以后,他已有一万八千人了(包括海军部队)。由此可见,英军在最初几天的兵力比法军要少一半,就是在第二批护送舰到达以后它的兵力还是比法军少三分之一。这就促使布律纳将军能转入进攻。

    9月10日拂晓,布律纳把部下分为六个纵队开始进攻。右翼两个纵队由登迭耳斯指挥向圣马尔田及厄斯尼根堡村前进,中路两个纵队由杜芒索指挥向厄斯尼根堡及克腊卞丹村前进;左翼两个纵队全是法国兵组成,在旺达姆的指挥下分左右两路前进:右路沿阿尔克马运河左岸的堤坝前进,左路沿着高出被水淹没的海岸的沙丘前进。法军在集结到出发地点时,队伍拉到三法里长。旺达姆沿着堤坝前进时被阿尔克马运河阻住了。他同时受到驻在捷伊普的炮兵连和舰上炮兵的射击。他既没有架浮桥的器材,也没有后备炮兵。他在探定运河的深度以后(在探测中还淹死了几名士兵)被迫退却了。杜芒索和登迭耳斯占据了几个村子,可是在进攻堤坝时被打败,而且也被迫退却了。法军退回到自己的原阵地,敌人没有追击他们。这一战法军伤亡达一千二百人,英军损失了五百人。

    总司令在这次挫折之后,放弃了强行通过敌人阵地的企图。他积极地着手构筑防御工事,等待已答应给他的援军的到达。9月14、15、16和17日,约克斯基公爵率领英军第二师和格尔曼将军指挥下的俄罗斯军团登陆。当时他指挥下的英俄联军总数达到四万人。在高卢-巴达维亚军方面,它从9月10日到19日先从法国获得了六千援军,而后从荷兰获得了三千援军。这些军队补充了它在8月27日和9月10日两次战斗中所受的损失。它的兵力又达到二万八千人,其中一万四千是法国人。因此,这一切情况都向约克斯基公爵表明:他不能坐失时机。

    果然,他于9月18日夜晚开始进攻。厄别尔克罗比将军带领一万二千人往哥尔恩前进,企图迂回法军右翼。19日早晨他们推进到那儿,俘获了留在那儿负责监视侧翼的二百五十名巴达维亚兵。同日,约克斯基公爵率领其余的六个纵队开始进攻。右翼两纵队由十二营俄军和四营英军组成,在格尔曼将军指挥之下,经阿尔克马运河与北海之间的路线前进。中路两纵队由东达斯将军指挥,每个纵队由八营英军和三营俄军组成。他们经克腊卞丹村出来进攻杜芒索的阵地。左翼两纵队由帕耳特尼将军指挥,进攻登迭耳斯将军和乌德卡尔斯彼耳的阵地。将军幕僚罗斯托兰率领一个法军师团的先头部队在朔尔丹桥一带对格尔曼部队阻击了几小时,然后秩序井然地退往占领卑尔根的古维昂旅团那儿。格尔曼将军进攻了这个村子,而且经过刺刀冲锋后拿下了这个村子。东达斯将军在强行越过瓦尔缅格尤津村附近杜芒索军队的阵地后,被筑在朔尔丹桥附近的多面堡阻住了。他远远地落在俄国纵队的后面。旺达姆将军乘此机会包围了卑尔根。他的军队以刺刀冲锋进攻俄军,夺下他们的大炮、军旗并俘虏了格尔曼将军本人。其他几位俄国将军也非死即伤。在此以前业已打退敌军对自己防御工事多次进攻的登迭耳斯将军,在从中路及左翼传来的胜利的鼓舞下走出他的多面堡,进攻帕耳特尼将军。但是他被击败了,受了颇大的损失。他丧失了他的坚固阵地,被迫经过兰德伊隘口向后退却。约克斯基公爵因格尔曼师团惨败而苦恼不堪,他退回捷伊普后面的营房里。这一天他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七面军旗和二十六门大炮。高卢-巴达维亚方面军伤亡三千二百人。厄别尔克罗比将军在获悉战败消息以后立即退出哥尔恩,返回自己的营地。这个胜仗提高了荷兰人的士气,引起了他们的希望。受到聚德尔捷方面威胁的阿姆斯特丹由国民自卫军和六十只由敦刻尔克调来的法国炮艇护卫着。布律纳将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仍旧清醒地继续在自己的阵地上加强防御工事。

    一个俄罗斯预备旅团(三千人)赶来增援联军。卑尔根战斗和疾病流行所造成的损失使联军大大地削弱,以致在10月初它的队伍总计只剩下三万人。高卢-巴达维亚方面军在得胜之后几天获得了七千名法军和三千名荷军的增援。它已达到三万人,而且还在等待新的援军。因此,约克斯基公爵必须在两条道中间抉择一条:或者放弃他的侵略活动,或者冒险再战。10月2日他的部队分成四个纵队出动:右路纵队由厄别尔克罗比将军指挥,中路由厄先将军指挥,左路由东达斯将军指挥,第四纵队由帕耳特尼将军指挥。各纵队兵力相等,都是十二个营,但头两个纵队是由尚未参战或者至少是尚未受到重大损失的部队组成的。厄别尔克罗比和厄先两纵队在阿耳克马运河和北海之间曲折前进。东达斯纵队向朔尔丹桥前进。约克斯基公爵的企图是占据埃格蒙特,并沿着通向科基耳的大路绕过阿耳克马前进。他这个企图未获成功。他对卑尔根所进行的一切进攻都被古维昂将军打退了。俄军纵队又遭到巨大的损失。这个称之为阿耳克马战斗的结局还未决定。两军都留在战场上过夜。但3日清晨布律纳下令退却,退却是在联军眼前秩序井然地进行的。随着布律纳撤出卑尔根、埃格蒙特和阿耳克马等地,联军就进驻这些地方。3日黄昏高卢-巴达维亚方面军进驻别韦尔韦伊卡附近的阵地。这个阵地的战线最短,它是所有阵地中最好的一个阵地。法荷联军在这里增加了六个营,它们是从法国开来的。

    4日和5日,两军都在对峙中。双方一天不打仗,就一天对法军有利,因为法军一直不断地在获得新的援军。约克斯基公爵决定进攻。古维昂将军的军队为法军左翼,布防在韦伊克安泽附近,连接着海岸,布迭师团驻在防线正面,杜芒索师团担任右翼。登迭耳斯推进到彼尔美廉德后边去掩护阿姆斯特丹。两军整日激战。巴库姆、利缅和卡斯特里库姆等阵地几次易手。在布律纳用骑兵进攻以前,双方互有胜负。骑兵的进攻使敌军队伍溃乱。他们放弃了所有阵地,丢下了六门大炮,并且由于许多人被俘,因而在人力上也受到重大损失。他们直退到埃格蒙特才得以集合。当时帕耳特尼师团打定主意和登迭耳斯将军谈判,企图使后者上当而不参加这次战斗。这天称之为卡斯特里库姆战斗的结局迫使约克斯基公爵于10月7日退回捷伊普阵地,他的军队减少到二万四千人。法军兵力较强,而且每天都在增加援军。敌军远征结果不佳。

    10月15日,布律纳的部队向前推进了。他的左翼占领了海边的卡姆普附近的阵地,右翼占领了文克耳前面的聚德尔捷,包围了捷伊普敌军的设防兵营并打算攻克它。可是约克斯基公爵请求投降,为了这个目的派遣诺克斯将军到总司令部来。10月10日签订了阿耳克马投降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公爵必须在最短期间撤离荷兰,放弃赫耳德尔的炮垒,而且不得破坏;另外,他还必须释放八千名法国俘虏。

    荷兰完全有理由要求交还它的舰队,可是没有成功。

    条约中的条件都被切实履行了。11月19日,英俄联军的最后一个梯队离开了荷兰。这支拥有四万五千人的精锐部队竟败在数量和质量都不及自己的法荷联军手里。

    在一个月当中,两军进行了一场战斗和三个战役:1)进攻捷伊普。在这次战斗中,高卢-巴达维亚方面军的人数较多,可是英军拥有防御工事。说实在的,这只是一次侦察战斗。在这个战斗中,一切优势都在英军方面;2)决定荷兰命运的卑尔根战役。英俄联军虽然由于抽出厄别尔克罗比军队而削弱了,可是在战场上它们的人数还是占优势;3)阿耳克马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两军兵力相等;4)卡斯特里库姆战役。在这次战役中,高卢-巴达维亚方面军虽然在战场上的兵力最强,但投入战斗的兵力却和敌人相等,因为登迭耳斯的部队被派去掩护阿姆斯特丹了。英俄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荷兰士兵的训练较差,其中有许多人临阵脱逃。可是在像荷兰这样的国家里,由于处处都有不能徒涉通过的运河、沼泽及大水做掩护,所以到处都是有利的、甚至无法攻克的阵地。因此,它的防务能够靠比敌军质量差的军队来担任。

    四

    意大利方面军 俄奥联军在特雷比亚河战役以后分开了。弗雷列赫师团被派往罗马。克列纳乌师团占据了托斯卡纳和斯佩戚亚,并把前卫推进到谢斯特里以便从东面威胁热那亚。两个师团对亚历山大里亚和托尔托纳进行了围攻,一个师团包围了科尼要塞。还有四个师团被派往意大利的圣哥达尔德山麓、锡姆普郎山麓、圣伯纳山麓的阿奥斯塔盆地和蒙谢尼斯山麓的苏札盆地。最后,还有六个师团驻在诺维对面波措洛-佛尔米加罗的监视营垒里,借以掩护对托尔托纳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围攻。

    7月9日乌尔比诺要塞投降了。22日亚历山大里亚以鼓声发出投降信号,二千七百名守军都当了俘虏。这是一座坚固的堡垒。围攻刚刚开始,由于一座棱堡的崖壁上端中了几发炮弹而正面倒塌了,同时由于三角堡及壕沟被毁损了,守军防务会议就断定缺口已被打开,因而认为自己有权投降。其实这座要塞还可以坚守几个星期。7月30日,在构筑堑壕之后不过七天,曼图亚也开门投降了。这就使得克腊伊的军队能够进入波措洛-佛尔米加罗兵营,以加强那儿的驻军。曼图亚投降的消息在法国引起群情愤慨。投降条约签字以后,围城军队、守备军队和居民共同努力,开始恢复被水冲毁的堤坝,以保障要塞的防务。

    这三件意外事情改善了俄奥联军的处境。

    那不勒斯军和意大利方面军的并入,加上法国援军的到达,使茹贝尔的兵力达到六万人。同时商皮奥纳将军也在格勒诺布尔接受了指挥阿尔卑斯方面军(三万人)的职务。这两个方面军合并在一起总计有七八万人。

    8月13日茹贝尔把他的总司令部从坎坡-马朗移到博尔米达河谷。他的军队共有四个师团,每个师团有三个旅团。他把全军分为两个军团。瓦特廉和拉布阿西耶尔两个师团由盛西尔将军指挥,从科尔尼耳扬兵营出发,越过博克特,在诺维右面的亚平宁山脉的最末一些支脉上列成战斗队形。这些支脉高出整个平原。列木安和格鲁思两个师团在彼临昂将军指挥下组成全军的左翼,他们向阿克维前进,对别耳加尔德军团作了强有力的攻击并击退他们。14日,左面接近帕斯土兰纳村的阵地被他们拿下来了,他们的右翼驻在朝诺维的方向。总司令部仍驻在卡普里。晚上,总司令到了诺维,在那儿召开了军事会议。这时苏沃洛夫由于事先得到彼临昂的活动情况就匆忙集结了他的军队,把左翼布置在斯克里维亚河一带,把右翼布置在博斯科,把总司令部设在波拂洛-佛尔米加罗。茹贝尔在得知曼图亚投降和克腊伊部队到达的消息以后,认为目前这个会战已没有意义了,而所有将军们也一致认为不必再进行这个会战。为了从山地下到平原并扩大步兵可能获得的胜利,法军的骑兵又感觉得不够。于是茹贝尔打算拖到第二天作出最后决定,但敌人已抢先发动了进攻。

    苏沃洛夫的右翼和左翼均由奥军组成,分别由克腊伊和梅拉斯两人指挥,中路则是由俄军组成的。他这支军队的步兵比法军多五分之一,骑兵则多两倍。8月15日拂晓,克腊伊进攻帕斯土兰纳附近的法军左翼。茹贝尔急忙赶到那儿。他的军队从帕斯土兰纳到斯克里维亚河布成一条战线,距离超过六千法尺,实在不便于应战。他亲自带领左翼一个旅团去迎击敌军,以便制止敌军前进。可是在敌军头一阵扫射中就有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他倒下死了。还留在军队的莫罗将军接替他指挥全军,整天抗击着苏沃洛夫的进攻。俄军三次进攻诺维,企图占据这个城市,但三次都被击退。当俄军第三次进攻时,瓦特廉将军离开他的阵地,冲进平原,包围了敌军左翼,打败了它并向前追击了四分之三法里。梅拉斯乘瓦特廉师前进的机会,急忙前去抢占瓦特廉所留下的阵地,而刘津扬将军则率领前卫向诺维通热那亚的大路前进,从而截断了法军的后路。盛西尔立即赶到那儿,进攻刘津扬,把他打败并把他俘获了。但梅拉斯仍不泄气,因而瓦特廉无法重新夺回自己原有的阵地。这时已是下午五点钟。莫罗下令开始撤退,并指示部队沿着帕斯土兰纳通加维的道路向左延伸战线。彼临昂将军奉令率领格鲁思师团掩护撤退。晚上,他还留在帕斯土兰纳村前面,阻遏敌人的进攻;但最后被敌军四面包围,身上负伤,做了敌人的俘虏。格鲁思和科利两人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法军的半数辎重和车辆均落入胜利者手中。莫罗的军队在加维集合,仍据守原先的阵地。俄奥联军的损失也很巨大。在法军撤退以前,他们的损失超过法军一倍。

    商皮奥纳在8月13日开始行动。卡姆潘师团跨过小圣伯纳山口,以冲击方式拿下蒂罗耳兵营并占领阿奥斯塔盆地。另一个师团从蒙谢尼斯山上下来,驻在苏札附近。第三个师团也开到阿奥斯塔盆地。第四个师团则翻过阿尔让提埃尔山口,进占巴里斯卡德。但他们这些行动都已经晚了。当苏沃洛夫获悉他们这些行动的时候,诺维战役已决定了整个战争的命运。8月16日,苏沃洛夫把总司令部移到阿斯提。克腊伊留下指挥波措洛兵营的部队。梅拉斯前往布拉,视察对科尼要塞的包围。在这之后,俄军按照盟军所采取的总作战计划开往瑞士。

    法军在意大利所占领的要塞现在只剩下托尔托纳和科尼两处,其余的均已投降。9月1日托尔托纳要塞也宣布投降。有关方面同意:如果在11日以前援军不到的话,它可以在11日投降。暂时指挥意大利方面军的莫罗将军决心拯救这座要塞。9月9日,他带领三万人向谢腊瓦列及诺维前进。克腊伊立即用他的监视军向他进攻并把他击退。莫罗受挫后,退回原阵地,托尔托纳于9月11日开门投降了。要塞的钥匙交给了苏沃洛夫。以后他就乘驿车直接往圣哥达尔德山麓,和业已抵达那儿的俄军会合。梅拉斯受命指挥意大利境内的所有奥军。

    为了支援莫罗的军事行动,商皮奥纳命令他部下的四个师团发动进攻。杜格姆师团从阿奥斯塔开往夏提荣,被巴尔德炮垒挡住了,只有轻装部队通过了山口而走近伊夫雷阿。驻苏札的那个师团推进到离都灵几法里的地方,但是也被敌军阻住了。商皮奥纳把他的总司令部移到皮涅罗耳,开进了平原,并带领八九千人向斯土腊河边的福斯萨诺挺进。这就迫使梅拉斯不得不解除对科尼要塞的包围。克腊伊打败莫罗以后,立即赶来援助梅拉斯。他和梅拉斯会合之后就向福斯萨诺推进,9月18日他们打败了商皮奥纳,并把他赶到阿尔卑斯山脉后面。此后,克腊伊仍旧回到波措洛,而梅拉斯则返回他的特里尼塔司令部;司令部离科尼只有三法里,因而他又包围了科尼要塞。督政府终于把阿尔卑斯方面军和意大利方面军合并了,委任商皮奥纳担任总司令。商皮奥纳于9月20日抵达热那亚。他把全军分成三个军团:盛西尔指挥右翼军团(一万五六千人),负责防卫博克特、热那亚及博尔米达河谷;杜格姆指挥左翼军团,布防在布里昂松。左翼军团由阿尔卑斯方面军现有的部队编成,人数为一万二千至一万五千。中路军团由列木安、维克多、缪列尔及格烈尼叶四个师团编成,人数大约二万五千。商皮奥纳把军队推进到科尼外围,以阻止梅拉斯围攻这个要塞。因为科尼是法国人在意大利保留着的唯一要塞,所以保卫这个要塞对他们是很重要的。商皮奥纳的打算是在皮埃蒙特平原上过冬,以便到次年春初恢复进攻,而不要再翻过阿尔卑斯山。梅拉斯顽强地继续围攻科尼,但他后来又不得不懊悔,因为他在斯土腊河和彼集奥之间的战线被法军突破了。他在维拉诺瓦、芒多维及卡尔腊等地都打了败仗,被迫退出整个斯土腊河右岸,并放弃特里尼塔的司令部。他退到斯土腊河左岸集合他的军队。

    在杜格姆方面,他从日内瓦山上下来占领了皮涅罗耳和萨卢佐。商皮奥纳为了便于和他会合,走出了科尼要塞,于11月3日带领格烈尼叶和缪列尔两师团前往萨维耳亚诺,留下列木安师团在斯土腊河右岸的卡尔腊。另一方面,命令维克多师团从芒多维地区出发前往福斯萨诺,以便在那儿渡过斯土腊河,和主力会师。福斯萨诺有防备突然侵占的设施。梅拉斯在这个城市和马廉之间集合了他的全部军队。11月4日拂晓,他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三个纵队向萨维耳亚诺推进。格烈尼叶师团受到奥特师团及米特罗夫斯基师团的攻击,不能进行抵抗,被迫退往科尼。维克多在抵达福斯萨诺时,受到厄耳斯尼次及哥帖海姆两个师团的攻击。杜格姆刚刚在格烈尼叶被击退四小时以后到达萨维耳亚诺。他出现在敌人后方。他犹豫了两个小时以后先退往萨卢佐。后来他在这个阵地上受到卡伊姆将军的攻击,又继续退到皮涅罗耳,最后回到日内瓦山。商皮奥纳把格烈尼叶师团集合在特鲁钦,把维克多师团集合在莫罗措。列木安师团和科尼断绝了联系。它中间有几个团队已缴械投降。11月6日,厄耳斯尼次拿下田德山口脚下马多纳-迭平-奥尔莫兵营。格烈尼叶躲在利缅兵营里,那儿也遭到攻击。12日他退出奥尔梅阿和庞特-迭-纳瓦。16日索马里瓦将军占领了阿尔让提埃尔山口。15日,普罗维腊进入尼斯领地。被称为热诺拉战役的4日不幸战斗使法军伤亡八九千人,并且把大家弄得垂头丧气。法军被赶回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并且溃成三部。商皮奥纳把总司令部先移到皮耶特腊,后来又移到索斯彼格。梅拉斯包围了科尼要塞,把监视军团布置在田德山口知芒多维附近,而总司令部则设在博尔果-圣达耳马措。12月5日科尼要塞投降了。要塞里的守军二千六百人全被敌人俘虏。

    盛西尔向热那亚方面的转移被克腊伊阻住了,但是克列纳乌从斯佩戚亚对热那亚的一切进攻却被盛西尔击退了。10月15日克列纳乌前往离热那亚四法里的列科,与军舰上拥有陆战队的纳尔逊配合行动。米奥利斯将军攻克了列科阵地,打败了克列纳乌,把他们赶过马格拉河并抓了几千名俘虏。这样一来,盛西尔就摆脱了克列纳乌的围攻,越过博克特山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