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篇章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兩《記》繁博,號爲大經,鄭、盧作注,皆就易辟難,凡屬盤錯,不免遁逃。兹之所志,專在犯難,陷鋭攻堅,務破强勁。再就《記》文立此二十四事,已定巨綱,徐循節目。

    合篇

    《記》有一篇誤爲數篇者,當合之。《禮運》、《禮器》、《郊特牲》三篇當合爲一篇,《大傳》、《服問》、《閒傳》三篇當合爲一篇。此已寫定,謹就發凡,餘俟考定,再爲標目。

    分篇

    《大戴》四十餘篇,文不敵《小戴》四篇,蓋兼并者多矣。《樂記》合三十篇爲一,《文王世子》三篇舊目猶存,《祭統》有鼎銘,《中庸》有孝記,《曲禮》、《雜記》尤爲繁雜。以《大戴》例之,當近十篇,本文相貫,合猶可言,非類相從,彼此兩失。兹悉分出,不使相妨 注 也。

    篇章重出

    禮論先有篇章,傳抄小異,先師取爲注,《記》則録寫並存。如《儀禮·冠記》、《昏記》與《郊特牲》同,《儀禮》師取以注《禮經》、《詩經》,先師又取以注孔子禮説,此其證也。兩戴二《哀公問》、三《投壺》文字小異,鈔録並存者也。《祭義》之於《曾子》,《釁廟》之見於《雜記》,或爲鈔録别行,或爲流傳二本。兹凡二篇同文者,改歸一卷。

    儀節相同

    《内則》古學養老一節與《王制》合,此今古所同,故先師取古説以注《王制》耳。《祭統》今學,入廟儀注與《祭義》等同,亦今古同也。唯其同爲一事,而文字有詳略異同,此當説爲一律者也。

    經傳注淆亂

    《小戴》各篇有經、傳、注者,十居其五六。篇中有經有傳,有傳中傳,苟能整理,一絲不亂,如《王制》寫定本是也。一自經傳淆亂,前後混同,讀者不得其宗旨,注者苦於無鍼線,絶域蒼茫,望而卻步。兹凡各篇必先考定其文字有無經傳,務使綱目明白,然後爲之説。傳者所以解經,注又所以解傳。若《王制》,則注亦有注。大約其書爲今學之祖,習者多,故説稍繁耳。今當就《王制》以推其餘。

    注記

    兩《戴》有兼採漢人之語,如《王制》東田説、《保傅》昭帝冠辭是也,此蓋戴與先師取近事近説以注記者。《保傅》乃自立爲篇,不附所解,後則又小戴取記而不取注,故《保傅》無所附也。兹以《保傅》附《文王世子》、《内則》作注,低格書之。《王制》言東田、《公冠》昭冠辭同此例。他篇所有漢人語,皆注文也。

    雜篇

    子學有雜家,兼采衆長者也;各書有雜録,摘取衆説也。如《荀子·大略》、《説苑·雜篇》是也。其例采録别書要語,不詳首尾,鱗次疊積,斷章爲義,或二三句爲一事,或四五語爲一事。其采録原文,並有不删虚字者。如《曲禮》「若夫坐如尸,立如齊」,此從《曾子篇》采入,以二句爲一事,不删虚字,不知者乃欲將此等連文説之,何如能通?此當一二句自爲首尾,《曲禮》、《雜記》中此例不少,簡册失序。

    《王制》傳注前後凌亂,無論矣。《文王世子篇》世子又在首,記乃在末;「庶子之正於公族」節,其記乃相連;「公族朝於内朝,内親也」 注 以下爲記;「天子視學」則爲「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一節之記也。《内則》言飲食之事,文未終,忽入養老一節,下又接言飲食事,此當摘出養老一節附後也。故欲説一篇,必先將其次序文義考定,然後説之,未有端委,不能强作解人也。

    辨經傳

    《記》有通論、制度二例,在别書則皆制度爲經,通論爲傳,而《記》中則有通論爲經、制度爲傳之事。如《禮運》三篇,則孔子與子游論禮,後師乃舉儀節以傳孔子之言。此議論爲經、制度爲傳之事也,須細考之。

    脱誤

    《記》中誤捝,有别篇可證者,取别篇證之,如《千乘》證《王制》司徒之誤,《間傳》證《大傳》脱四字之類。務爲博采詳考,以求一是。至於此篇之末簡,當爲彼篇之首文;前節之孤文,或爲後節之脱句。此事至繁,萬不能以一人之力爲之,故須分篇而治,人治一篇,精思細檢,庶乎有合也。

    章節

    《戴記》章節,舊注皆不敢審定,以文繁篇重,一人精力有限,不能經畫;至此章節猶不能明,則其解説可知。今各篇於經傳既定之後,必詳審其章節,務須心安理得,乃爲真解。

    句讀

    鄭君舊注,多誤斷句讀,凡己所昧,則割截上下以求通。如《王制》讀爲「庶人葬不爲雨止」之類,不下數十條。今當一反其舊,苟萬不可通,則從闕疑,不可改經句以便己私也。舊注常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