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沙门不敬王者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庚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佛之为化。虽诞以沦茫浩。推乎视听之外。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者殊。非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在于资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体实唯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弘御而已。沙门之所以生。生资国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哉。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美。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之否运。深惧大法之将沦。感前事不忘。故著论五篇。究叙微意。岂曰渊壑之待晨露。盖是伸其罔极。亦庶后之君子。崇敬佛教者。式详览焉。

    在家一

    原夫佛教所明。大要以出家为异。出家之人。凡有四科。其弘教通物。则功侔帝王。化兼治道。至于感俗悟时。亦无世不有。但所遇有行藏。故以废兴为隐显耳。其中可得论者。请略而言之。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礼敬有本。遂因之而成教。本其所因。则功由在昔是故因亲以教爱。使民知其有自然之恩。因严以教敬。使民知有自然之重。二者之来。实由冥应。应不在今。则宜寻其本。故以罪对为刑罚。使惧而后慎以天堂为爵赏。使悦而后动。此皆即其影响之报而明于教。以因顺为通而不廿其自然也。何者。夫厚身存生。以有封为滞。累根深固。存我未忘。方将以情欲为苑囿。声色为游观。耽湎世乐。不能自勉而特出。是故教之所检。以此为涯。而不明其外耳。其外未明。则大同于顺化。

    故不可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是故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变俗投簪者。必待命而顺动。若君亲有疑则退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论者立言之旨。貌有所同。故位夫内外之分。以明在三之志。略叙经意。宣寄所怀。

    出家二

    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则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则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形乖。道之与俗反者也。若斯人者。自誓始于落簪。立志形乎变服。是故凡在出家。皆遯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遯世。则宜高尚其迹。夫然者。故能拯溺俗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

    远通三乘之津。广开天人之路。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从此而观。故知超化表以寻宗则理深而义笃。昭泰息以语仁。则功末而惠浅。若然者。虽将面冥山而旋步。犹或耻闻其风。岂况与夫顺化之民。尸禄之贤。同其孝敬者哉。

    求宗不顺化三

    问曰。寻夫老氏之意。天地以得一为大。王侯以体顺为尊。得一。故为万化之本。体顺。故有运通之功。然则明宗必存乎体极。体极必由于顺化。是故先贤以为美谈。众论所不能异。异夫众论者。则义无所取。而云不顺化何耶。答曰。凡在有方。同禀生于大化。虽群品万殊。精粗异贯。统极而言。唯有灵与无灵耳。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而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其生不绝。则其化弥广而形弥积。情弥滞而累弥深。其为患也。焉可胜言哉。是故经称泥洹不变。

    以化尽为宅。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何以明其然。夫生以形。为桎梏。而生由化有。化以情感。则神滞其本。而智暋其照。介然有封。则所存唯己。所涉唯动。于是灵辔失御。生涂日开。方随贪爱于长流。岂一受而已哉。是故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泥洹之名。岂虚称也哉。请推而实之。天地虽以生生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虽以存存为功。而未能令存者无患。是故前论云。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义存于此。

    义存于此。斯沙门之所以抗礼万乘。高尚其事。不爵王侯。而沾其惠者也。

    体极不兼应四

    问曰。历观前史。上皇已来。在位居宗者。未始异其原本。本不可二。是故百代同典。咸一其统。所谓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如此。则非智有所不照。自无外可照。非理有所不尽。自无理可尽。以此而推。

    视听之外。廓无所寄。理无所寄。则宗极可明。今诸沙门不悟文表之意。而惑教表之文。其为谬也固已甚矣。若复显然有验。此乃希世之闻。答曰。夫幽宗旷邈。神道精微。可以理寻。难以事诘。既涉乎教。则以因时为捡。虽应世之具。优劣万差。至于曲成。在用感即民心而通其分。分至。则止其智之所不知。而不关其外者也。若然。则非体极者之所不兼。兼之者不可并御耳。是以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此但方内之阶差。而犹不可顿设。况其外者乎。请复推而广之以远其旨。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者。非不可论。

    论之或乖。六合之内。论而不辩者。非不可辩。辩之或疑。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