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此土他方净秽故。一乘说空。无有自他净秽平等。三世诸佛。自性清净。无古今性。一时成佛。无前后际平等。一切众生有如来大智慧平等。一微尘中。十方智凡同住平等。一切法无大小中边。如虚空量平等。又文殊普贤毗卢遮那。三法体用平等。名为一乘。初发心者。应如是信解。如是观察。如是修学。如是悟入。普观自他一切智凡。同一智境。不见余相。皆如如来相。无有生灭。以智自在。大悲随世。而安立诸法。解众迷心。智自无有一法可得。以如来智慧。观一切众生。迷如来智慧。从虚妄业执。以幻生其身。知业本无所有。知见本是虚空。无作自在明净智之知见。名如来知见。普见一切心境。无非佛事。经颂云。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众生种种乐。及诸方便智。皆依佛智起。声闻及缘觉及诸佛解脱。皆依于法界。当知法界一切无依。如来设教解迷。总令悟此无依之境。名为解脱。而实言之无缚无解。应如是信解佛境。佛心量。佛所行门。

    第二自己发心。起信修行法门者。有六品经。一佛名号品。信佛名号。随根随世界。名号不同周遍二四谛品。明四圣谛。苦集灭道。随其根欲。十方皆悉不同。明法门不同。随根遍周。不离四谛。三光明觉品。明佛足轮下光明。最初凡夫。起信之始观照之门。令心广大明净。四菩萨问明品。明文殊师利。同目首等九个菩萨。各说一法。明十信菩萨。发生明慧之心。五净行品。明一百四十愿。以净信心者心行。六贤首品。明如来三昧。名方网三昧。同别自在。令信心者信之修行。行满必得此法。同自在神功大用。以此六法。用成十信心门。又第二会初。复有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及十定品初。离世间品初。总有此言者。以菩提场。第一会普光明殿。第二会及十定品。离世间品。此四会经。总如是重叙意。明此经教。以根本普光明智。以为教体。以初会明觉得此智。以为菩提体。以普光明智。为初成正觉之体。为智无古今延促之性。始终教意。即明升进不同。部分差别。说教时。即不离一念。说教音声。即不离一声。明此一部经意。以根本智为体。以无量差别法。不离一法界。一时一念无古今。一音声中说也。设升天诸会亦云。不离菩提场普光明殿。而升忉利夜摩等天。世间众生。情识妄立。有古有今。有延有促。迷亡智现。即无此见也。是故经云。智入三世。而无来往。如今见道智。即古今三世诸佛。一时成佛。普见一切众生。无众生相。皆同一智之境是故经言。佛心众生心。乃至于自心。三心无差别。大意言之。以普光明智。为所觉之教体。会意虽有升进不同。不离普光明智。大觉之体。不属时收。如是四重叙致。是故一切处文殊师利。同声说颂曰。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法。超诸方便成十力。此自己修信心之中。文殊师利。及觉首等十首菩萨。是成十信心。修行之人。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等。十色世界。是信心者。能信之心。以十个信心是。初凡夫生灭色心。生信而起十胜解故。云色世界。如易中渐卦。言鸿渐于干者。亦明初入道。信心升进。为鸿之与白鹤俱是鹤流。为带色故。以明初信。亦言。白色纯素故言鸿也。不动智佛。无碍智佛。等十个智佛。是所信自心之果。一切处文殊师利所说之颂。及觉首等九个首菩萨。各说一颂。是所信之法。如来足轮下光。是信心者作观随光引心。渐令心广大。其光于初会中。眉间放出。照十方已。入足下轮中。名一切菩萨智焰明照耀十方藏。其状犹如宝色灯云。作是观时。作白净宝光明想。初照三千大千世界作想。成已第二其光至于东方十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悉皆遍观。第三光照百佛世界。十方遍观。第四光照千佛世界。十方遍观。第五光照十千佛世界。十方遍观。第六光至东方十千佛世界。照百千佛世界。第七光明过百千世界。照东方百万世界。第八光明过百万世界。遍照东方一亿世界。第九光明过一亿世界。遍照十亿世界。第十光明过十亿世界。遍照东方百亿世界。千亿百千亿。乃至不可称。不可量。尽法界。虚空界。作光明想。如是四维上下如虚空。光照耀成已。然以此光明。一念十方遍周。然后照此能观光明之心。无体无相。无身无心。无内无外。无中无边。无大无小。一切皆无名为法身。于此法身无作性海。体无一物。唯无依之智。本自虚空性无古今。体自明白。恒照十方。无有本末方所可依。名曰根本智。名为智身。一切众生同共有之。迷之不了。用作贪嗔。著我我所。流浪生死诸恶道中。妄想执固。随自心所作行业流转。非他能与。若能如是。观照力灭。方能显得。不是修生。如是相应。名十住初心初发心住。便同善财童子。妙峰山顶。德云比丘所。得忆念一切诸佛智慧光明门。与一切诸佛同一正智家生故。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与此无依智慧相应已。十信心满。入法智流。以十住波罗蜜智行严之。如炼真金。转更明净。以住一位。总收五位因果。五位行门。皆在一位通收。以初发心住。已契根本智。时不迁。智不异。中间而有升进。渐渐微细。至十住第六住。心方入通。化身自在。如善财至海幢比丘是也。此法一向令随智见不取世间情识所知。如随光引心。令心增广。有二义。一入智境界。犹如虚空。本无中边。二随智行慈悲。度脱众生。亦如智境。无有限极。如此光明觉品颂云。见诸众生在险道。生老死苦常逼迫。修诸方便无限量。誓当悉度。是其行闻法。信解无疑惑。了法空寂不惊怖。随形六道遍十方。普救群迷是其行。如是光明引发心境。令其称本。显智境无边。如净行品一百四十广大愿。皆缘众生。以成大慈悲行。使令深厚。终不拟独求自身无苦。以是义故。从十信中。开廓心境。皆如虚空。等十方众生际。无有一众生拟有舍离之心。若根堪不堪。不离其一切世间。一切初发菩提心者。皆须建如是愿如是心。起不退想。然后顺其志愿。求一切智。心无懈倦。具一切智。常于十方三界六道众生前。对现色身。各随根欲。而引接之。令其解脱。无有休息。于信心中。常起如是愿。于一切众生敬之如佛。为一切众生。以如佛智慧。而作生因。总是佛智海中众生。若也迷解不见始成佛。不见众生灭。以法无增减故。为法无众生故。智无成坏故。但为迷悟不同。若也迷解时不见新成佛。不见旧众生。以智无故新故。观一切众生如幻相。体无本末。犹如幻化人。无有根栽生死等相。但以无依本智。而作分别。令见真体。不见是而与非。名入佛知见。是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诸法住法位。方可于自心境。体会无尘。若也存是立非。情见纷挠。何时入道。长劫轮回。善可思之。益处奉行。如经云。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为金色。佛号不动智者。表法中以明初发心者。众善初生。觉心始发。是东方义。以明东方是青龙吉庆。春阳发明。万物初生之始。佛号不动智。以明东方是震动。以明正在动中。是不动智。故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金色世界者。以明迷。贪嗔无明慢疑身边二见戒取邪见十。无明为过十佛刹。微尘之数。以表烦恼广多障。根本不动智。妄谓动故。自作沉沦。若论佛刹海。无有中边。何有远近。以情障处立名。达其情尘本无。即世界名金色。以金为白。光明无垢。以表根本不动智光法身无垢故。名为金色。

    问曰。金位在西方。何为举东方。为金色世界。

    答曰。以金受气于寅。胎于卯。表十信初心如胎也。上首菩萨。名文殊师利者。能了达无明本无性。显其智用故号。文殊师利。此云无相法身。虚空妙慧。能显本智之先导故号。文殊为一切诸佛之师为母。一切圣智犹如空慧发生显起故。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不动智佛。一切处文殊师利者。迷亡尘谢。智慧朗然。十方智境。无非法事。唯是智用起唯法起。名不动智。故云一切处不动智。以其空慧显明此理。号一切处文殊师利。文殊师利。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者。以明无边妙慧根本智。为一体用。云来诣佛所。契会敬顺。以信心初以空妙慧。简择显发。根本智现。既显智业慧为智使故。到已作礼。即于东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以表明智已生方可心境。无垢以为座体。智境无垢。含容万德。无可染著。名为莲华。于一方界常游。一切众生生死畏中。得大无畏。名为师子。若于智体清净报果上。有无量众福庄严。如光如影。重重无有障碍。亦有此庄严。今言化作者。以引化十信心众生。望实报得。不言化作。自尔恒然。无来无去。此乃令信心者。自信己身心。有此十智十世界。一切处不动智佛。一切处文殊师利。皆自有之。及以普贤差别智。以此三法以为教体。令修行者仿之。此初以檀波罗蜜为主。余九个佛为伴。今且略述此一门。自余九法在广论已说。皆随方义。表之升进。一切内外经书。设教皆令自身心中。以法行之学之。不可推之。与先贤圣者。圣者无教。性自天然。略述十信门竟。以十个智佛。文殊师利等十菩萨众。各说一法门。和会佛果大用妙慧智慈悲愿。六品经。十个智佛以为信体。名为十信。此信中方便。起入道观门。以如来足轮下光明引心广大。向十信入圣位之方便。作意者依法观之。次第如前。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