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作,我们的教育就一无所成,就算是为了帮助孩子,我们也应该采取富兰克林的方法。

    正面管教

    证明自己教育方法的正确性或优越性是没有意义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帮助孩子。在此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需要我们克服的困难。许多家长听不进任何建议。他们会感到吃惊或生气,甚至会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因为教师把他们和他们的孩子置于一种令人不快的境地。这种家长很可能会闭塞视听,逃避现实。但是他们现在却被迫去面对现实,这对他们来讲确实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由此不难想象,当教师心情急切或者情绪激动地向家长谈起孩子的问题时,他们将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甚至有些家长会采取更加极端的行为,他们会对教师大发雷霆,然后转身离去。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向家长表明:他们的教育工作少不了家长的配合。然后引导家长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态度友好、心平气和地交流。我们不要忘记,很多家长太过墨守成规,自然很难从传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例如,如果一个父亲十年来都是以严词厉色的方式教育孩子的,那么想让他在朝夕之间转换态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推测,即使这位父亲真的变得态度友好、慈爱起来,他的孩子也不会相信这种改变是真诚的。他会觉得这是父亲的一种权宜之计,他要用很长时间才会相信父亲的这种转变是真实的。这种情况在高级知识分子身上也同样存在。一位任职中学校长的父亲习惯性地对自己的儿子横加批评与指责,几乎把孩子逼到崩溃的边缘。这位校长在和我们的谈话中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当他回到家以后,他还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一番言辞苛刻的说教。他发脾气是因为孩子表现懒散,一旦孩子做出让他不满意的举动,他就会对孩子大发脾气,进行严厉刻薄的批评。如果在本身就是教育者身份的校长身上都会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可想而知,对于那些从小就耳濡目染棍棒教育的人,让他们转变态度实在是一件难事。因此,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应该运用言辞委婉、富有技巧的方法。

    我们不要忘记,棍棒教育在底层社会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在学校接受了谈话矫正之后,回到家里,等待他们的还有家长的棍棒。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经常要为自己的同一个错误受到两次惩罚,而在我们看来一次惩罚已经足够。

    这种双重惩罚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假如孩子不得不把自己糟糕的成绩单交给父母,他往往会因为害怕受到父母的棍棒教育而在成绩单上伪造父母的签字,或者因为害怕受到学校管理制度的惩罚而逃学。对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结合孩子的处境来考虑孩子的问题。我们要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一意孤行,会产生什么后果?孩子对此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有多大的把握,我们的所作所为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有益的影响吗?孩子有足够的能力承受我们带给他的压力吗?他真的能够从中获得有建设性的收获吗?

    孩子和成人在困难面前的表现会有所不同。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谨慎行事,在我们试图重塑孩子的生活模式之前,我们应该以冷静的头脑分析可能产生的效果。只有那些在从事儿童教育工作中能够进行深思熟虑和理性判断的人,才能更有把握取得预期的效果。实践和勇气是教育工作者身上必备的品质,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们总有办法来挽救孩子。首先,我们应该遵循这条古老却是大家公认的规则,即教育宜早不宜晚。那些将孩子视为一个整体并将孩子的问题视为整体中的一部分的人,比那些机械地看待孩子的缺点并运用僵硬的模式处理问题的人更能理解和帮助孩子。例如,后者在孩子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会立刻将情况告诉孩子的家长。

    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新的观念、方法和理解会在儿童教育领域不断出现。在科学的指引下,那些陈旧的教育习俗和传统正在被淘汰。新知识的出现加重了教师的责任,他们也因此对儿童出现的问题了解得更加深入,这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关键的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研究一旦脱离了整体的人格,将会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只有将孩子的行为与他的整体人格联系在一起,才能明白他这个行为的真正意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