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轼诗选 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初发嘉州

    朝发鼓阗阗[20],西风猎画旃[21]。故乡飘已远[22],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23],蛮江清可怜[24]。奔腾过佛脚[25],旷荡造平川[26]。野市有禅客[27],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28],久立水潺潺[29]。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

    嘉州,即今四川省乐山市。作者在嘉祐四年(1059)同他的弟弟辙随父洵,离开了他们的故乡眉山,到了嘉州。这时是冬天,他们又由嘉州出发下荆州。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30]:前山槎牙忽变态[31],后岭杂沓如惊奔[32]。仰看微径斜缭绕[33],上有行人高缥缈[34]。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嘉祐四年作。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山胡善鸣,出黔中。

    终日锁筠笼[35],回头惜翠茸[36]。谁知声[37],亦自意重重。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38]!

    嘉祐四年作。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作者舟行过此,得到了名叫山胡的鸟,作诗和他的弟弟。宋以后的人和诗,习惯上要用原诗的韵脚,这叫次韵,也叫步韵。

    屈原塔在忠州,原不当有碑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39]。南宾旧属楚[40],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41]。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42]。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43],所以持死节。

    嘉祐四年作者沿江东下,过忠州(今四川省忠县)作。因为屈原其人其事,与忠州其地无涉,所以作者自注中说“原不当有碑塔于此”。

    巫山

    瞿塘迤逦尽[44],巫峡峥嵘起[45]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坱轧势方深[46],结构意未遂。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47]。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仰观八九顶[48],俊爽凌颢气[49]。晃荡天宇高[50],奔腾江水沸。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巉巉隔江波[51],一一问庙吏。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52]。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53]。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野老笑我旁:“少年尝屡至,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世人喜神怪,论说惊幼稚。楚赋亦虚传,神女安有是[54]?”次问扫坛竹,云“此今尚尔: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绝顶有三碑,诘曲古篆字[55]。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56]。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溟濛草树密,葱蒨云霞腻[57]。石窦有洪泉[58],甘滑如流髓。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不到今十年,衰老筋力惫。当时伐残木,芽蘖已如臂[59]”。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贫贱尔何爱,弃去如脱屣[60]。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

    嘉祐四年冬作。巫山在三峡中,是我国名山之一。

    黄牛庙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61]。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硗确[62],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63],仰看黄牛安可及!

    嘉祐四年过三峡时所作。黄牛峡,长江中的一个险处,因山石势如人牵牛而得名,上有庙,祠神牛。

    荆州(选五首)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64],吴樯间蜀船[65]。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66]。

    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67]。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68]。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69]。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70]。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71]。江山非一国[72],烽火畏三巴[73]。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百年豪杰尽[74],扰扰见鱼虾[75]。

    沙头烟漠漠,来往厌喧卑。野市分闹,官船过渡迟。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76]。日暮江天静,无人唱楚辞。

    柳门京国道[77],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北行连许邓[78],南去极衡湘[79]。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80]!

    荆州诗非一时所作,是作者于嘉祐四年冬和次年春陆续写成的。他们父子三人从这里结束了水程,曾经有一个短期的居留,然后陆行北上汴京。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原作十首,选第一、二、四、五、十首。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81]?此心已逐归鞍发[82]。归人犹自念庭闱[83],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84],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85],夜雨何时听萧瑟[86]?君知此意不可忘[87],慎勿苦爱高官职[88]!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辛丑是嘉祐六年(1061)。这时作者初任凤翔(今属陕西)判官,前去到职。他的弟弟苏辙送他到郑州(州字疑衍)西门(当时开封城门之一,即西门,亦称郑门,即通向郑州州门,说见沈钦韩《苏诗查注补正》)。辙,字子由,宋代散文家,与兄齐名,人称“大苏小苏”。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89],坏壁无由见旧题[90]。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91]。往岁马死于二陵[92],骑驴至渑池。

    嘉祐六年作。应声相答叫做“和”(hè贺)。苏辙有《渑池怀旧》诗,这是苏轼的“和诗”。

    次韵子由岐山下诗并序(选五首)

    予既至岐下,逾月,于其廨宇之北隙地为亭。亭前为横池,长三丈。池上为短桥,属之堂。分堂之北厦为轩窗曲槛,俯瞰池上。出堂而南为过廊,以属之厅。廊之两旁各为一小池,皆引汧水,种莲养鱼于其中。池边有桃、李、杏、梨、枣、樱桃、石榴、樗、槐、松、桧、柳三十馀株,又以斗酒易牡丹一丛于亭之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和答,凡二十一首。

    北亭

    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旧堂北有墙,予始去之为亭。

    轩窗

    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荷叶[93]

    田田抗朝阳[94],节节卧春水[95]。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鱼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松[96]

    强致南山树,来经渭水滩。生成未有意,鸦鹊莫相干。

    嘉祐六年冬作。有的本子不载这二十一首;也有的本子不够二十一首。这里选录第一、四、七、八、十九首。廨宇,官署。

    石鼓歌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97]。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98]。细观初以指画肚[99],欲读嗟如箝在口[100]。韩公好古生已迟[101],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102],“其鱼维贯之柳”[103]。其词云:“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又云:“其鱼维何?维维鲤;何以贯之?维杨与柳。”惟此六句可读,馀多不可通。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104]。模糊半已隐瘢胝[105],诘曲犹能辨跟肘[106]。娟娟缺月隐云雾[107],濯濯嘉禾秀稂莠[108]。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109],下揖冰斯同[110]。忆昔周宣歌《鸿雁》[111],当时籀史变蝌蚪[112]。厌乱人方思圣贤[113],中兴天为生耆耇[114]。东征徐虏阚虓虎[115],北伏犬戎随指嗾[116]。象胥杂沓贡狼鹿[117],方召联翩赐圭卣[118]。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矇瞍[119]! 何人作颂比《嵩高》[120]?万古斯文齐岣嵝[121]。勋劳至大不矜伐[122],文武未远犹忠厚[123]。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124]。扫除诗书诵法律[125],投弃俎豆陈鞭杻[126]。当年何人佐祖龙[127]:上蔡公子牵黄狗[128]。登山刻石颂功烈[129],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130],烹灭强暴救黔首”[131]。六经既已委灰尘[132],此鼓亦当遭击掊[133]。传闻九鼎沦泗上[134],欲使万夫沉水取[135]。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136]。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137]!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这是《凤翔八观》诗的首篇,题前有总序,不录。石鼓是我国传世的珍贵文物,今存北京故官博物院雕塑馆。它是石头打琢成的,略似鼓形。每一鼓的周围都刻有文词,纪颂帝王田猎游宴的事,所以也称为“猎碣”。唐时,始发现于岐阳之野,有九个,郑馀庆把它们移到孔庙里保存。韦应物、韩愈都有诗歌咏它。五代时石鼓曾经散失。宋初复搜集起来,仍是九个。皇祐年间,向传师从一个农民家里,找到已经做了米臼、短了一截的另一个,凑足十个。作者看到它们时,是嘉祐六年,歌亦作于此时。韩愈的《石鼓歌》是一篇名作,苏轼有意步武乃至超越过他。此诗典重、精锐,博大、壮阔,是一篇经心着力的作品。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138],上至巉巉第几尖。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139]。不惭弄玉骑丹凤[140],应逐嫦娥嫁老蟾[141]。涧水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作者在另一首长诗前题云:“壬寅(按即嘉祐七年,1062)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草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此诗即作于此时。前诗中作者有自注:“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石鼻城

    平时战国[142]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143]。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144]。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旁修竹水潺潺。

    嘉祐七年二月中,作者奉诏至宝鸡、虢、郿、盩厔等属县减决囚禁时纪游之作。石鼻城即武城镇,在汧水之北,南去陈仓三十里。这一带是三国时代蜀、魏的战场,诸葛亮曾围郝昭于此。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145],坞里金多退足凭[146]。毕竟英雄谁得似[147]?脐脂自照不须灯[148]。

    郿坞,今陕西郿县北。汉末屠杀人民的大刽子手董卓曾在这里经营他的巢穴。作者于嘉祐七年到过这里,这首诗是嘲骂董卓的。

    题宝鸡县斯飞阁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149],泛泛春风弄麦苗[150]。谁使爱官轻去国[151]?此身无计老渔樵!

    嘉祐七年纪游之作。斯飞阁在宝鸡县治西南。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152],冷官无事屋庐深[153]。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154]。

    江上同舟诗满箧[155],郑西分马涕垂膺[156]。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157]。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158],车马敲门定不譍[159]。

    嘉祐七年作。时子由留汴京。

    岁晚三首并序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馈岁

    农功各已收[160],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161]。富人事华靡[162],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163]。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164]。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165],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166]。坐久灯烬落[167],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嘉祐七年,作者在凤翔作。

    和子由踏青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168],喧阗晓出空四邻[169]。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170]。何人聚众称道人[171]?遮道卖符色怒嗔[172]:“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173]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174]。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175]!

    嘉祐八年(1063),作者在凤翔作。下《和子由蚕市》、《和子由寒食》亦同时所作。

    和子由蚕市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176],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恐忘辛苦逐欣欢。去年霜降斫秋荻[177],今年箔积如连山[178]。破瓢为轮土为釜[179],争买不啻金与纨[180]。忆昔与子皆童丱[181],年年废书走市观: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182]。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183]。

    和子由寒食

    寒食今年二月晦[184],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185]。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惊羇旅[186],江上何人治废田[187]?

    中隐堂诗并序(选二首)

    岐山宰王君绅[188],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其居第园圃,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189],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径转如修蟒[190],坡垂似伏鳌。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191]。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192]。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193]。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194]。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195]。

    嘉祐八年作。原五首,这里只选录第二、三两首。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后来白居易觉得大隐、小隐都有缺点,不如“中隐”,他说:“邱樊(就是山林)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就是不出),非忙亦非闲。”(《中隐》)这里堂名“中隐”,即用此意。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龛灯明灭欲三更,欹枕无人梦自惊[196]。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故人渐远无消息[197],古寺空来看姓名。欲向磻溪问姜叟[198],仆夫屡报斗杓倾[199]。

    嘉祐八年作。

    扶风天和寺

    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头。水落见山石,尘高昏市楼。临风莫长啸,遗响浩难收[200]。

    嘉祐八年作。据查注引《扶风县志》:“天和寺在城南。”又引《凤翔志》:“此诗石刻在扶风县南山马援祠中,先生自题其后云:‘癸卯九月十六日挈家来游。眉山苏轼题。’”

    周公庙并序

    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吾今那复梦周公[201]?尚喜秋来过故宫[202]。翠凤旧依山硉兀[203],清泉长与世穷通。至今游客伤离黍[204],故国诸生咏雨濛[205]。牛酒不来乌鸟散[206],白杨无数暮号风。

    治平元年(1064)作。各本均连下序作长题,今依文气,断自“庙在……”以次为序。

    楼观

    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青牛久已辞辕轭[207],白鹤时来访子孙[208]。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209]。

    治平元年作。这是作者游清平镇诸胜迹十一首之一。楼观即崇圣观,祠老子,相传观址为战国时关尹喜的故宅。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210]。独自披榛寻履迹[211],最先犯晓过朱桥[212]。谁怜屋破眠无处[213]?坐觉村饥语不嚣[214]。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215]。

    治平元年年末作,公元已是1065年初。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治平元年年末作。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百亩清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216]。纵饮座中遗白帢[217],幽寻尽处见桃花[218]。不堪山鸟号归去[219],长遣王孙苦忆家。

    治平二年(1065)作。晁太守谓晁仲约。

    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220]。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221]。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222]。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不异逍遥游[223]。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224]。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邱[225]。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226],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锺张君自足[227],下方罗赵我亦优[228]。不须临池更苦学[229],完取绢素充衾裯[230]!

    熙宁二年(1069)作。石苍舒,字才美,长安人,书家,善行草,故其堂名“醉墨”。苏轼为石氏此堂题诗。

    次韵子由绿筠堂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231]。风梢千纛乱[232],月影万夫长。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只应陶靖节[233],会取北窗凉[234]。

    熙宁四年(1071)作。作者晚年曾书写此诗,并题其后云:“清献先生尝求东坡居士作绿筠亭诗,曰:此吾乡人梁处士之居也。后二十五年,乃见处士之子琯,请书此本。时绍圣二年四月十三日。”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235],流风困暴豪。张为词客赋[236],变作楚臣骚[237]。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238]。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239]。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240]。谁知杜陵杰[241],名与谪仙高[242]。扫地收千轨[243],争标看两艘[244]。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尘暗人亡鹿[245],溟翻帝斩鳌[246]。艰危思李牧[247],述作谢王褒[248]。失意各千里[249],哀鸣闻九皋[250]。骑鲸遁沧海[251],捋虎得绨袍[252]。巨笔屠龙手[253],微官似马曹[254]。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简牍仪型在[255],儿童篆刻劳[256]。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257]。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258]。般斤思郢质[259],鲲化陋鯈濠[260]。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261]。殷勤理黄菊,未遣没蓬蒿[262]。

    熙宁四年五月作。张安道,字方平,仁宗朝他做过谏官;神宗朝任参知政事;是元老重臣,王安石新法的反对者。杜甫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但他的诗在他生时是受到许多非议的。到了韩愈领导“载道”、“起衰”的文学运动,杜诗才受到尊重,并提倡向他学习。在宋代,继承这个运动的人物像王安石和本诗的作者苏轼,也都是杜诗有力的推崇者。他们哪怕在政治上意见极端水火,在对杜诗的估价上却是一致的高。这篇读杜诗,作者不仅把杜甫当作文学的巨匠,而且在诗的精神和章句上步武杜甫的诗法。

    傅尧俞济源草堂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栽种成阴十年事[263],仓黄求买百金无[264]。先生卜筑临清济[265],乔木如今似画图。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266]。

    傅尧俞,字钦之,郓州人,元祐间官中书侍郎,因反对新法而屡被贬。他在济源筑有别业,作者为之题此诗,时在熙宁四年。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267],上有水墨希微踪[268]。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269]。含风偃蹇得真态[270],刻画始信天有工。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271],骨可朽烂心难穷[272]。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