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图书馆教育的战时需要与实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中国,图书馆的事实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而且是切合实用的。后来虽有发展,可惜国家的大批收藏,成了帝王们“稽古右文”的幌子,开明一点的,也只能允许特权阶层的人进去阅读;至于私家所储存的,更不消说,宁可饱蠹鱼的肚子,却不愿开放给大众。直到废科举兴学校,图书馆才成为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更进一步成为独立存在的教育机关。新的图书馆是学校制度之外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它不像学校里面有年级的区分,摇铃上课下堂的办法,也没有年龄性别、程度等限制。它的施教对象是社会全体,由学者专家以至劳苦大众,无论男女老少,盲哑贤愚,都不分厚薄的为他们服务。它的事业是把摆在架子上的死书变成川流不息的活用的东西,从少数人的手中解放出来,让需要它们的大众来享受;并且用科学的方法鼓励他们读书,帮助他们读书,教导他们读书,也就是所谓的图书馆教育了。

    现在抗战已到最紧张的时候,图书馆教育这个问题好像是不应该谈的。其实不然,抗战最紧张,就是图书馆教育最应该紧张进行的时候。现在打仗不是专靠武力的,没有钱我们不能打仗,没有粮食我们不能打仗,没有教育文化的培养,我们更不能打仗。没有钱我们可以向别国借;没有粮食,我们也可设法购运;可是教育力量不够,文化水准太低,结果国民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没有现代知识,没有生产能力,这样的一个国家,虽有至好的国际友人,当然也爱莫能助。这样一个民族,简直是天然的帝国主义的奴隶。老实说,一个国家整个国力的养成,完全靠着教育。我们现在能向倭寇面对面拼一气的,就是靠了过去和现在不断增强的教育力量。我们的武器不及敌人,我们的战士却有以血肉作长城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由教育而发生的。现代的战争是“全体性的战争”,负战斗任务的不只是两国前线的士兵,还有两国社会各阶层的民众。由于抗战的经验,大家认识了部队中政治训练的需要和精神教育的一般民众的力量,而现代知识和生产教育也不能马虎了的。图书馆事教育设施的一种,是不拘形式灌输知识,促进技术的利器。皆因不拘形式易于普及,它最合乎战时的需要,图书馆教育因战时的需要而存在,就应该适应战时的需要而活动。现在怎样的需要我们的图书馆活动呢?

    一、前方将士精神食粮的供给————我们从报纸上的前方通讯中,和实际到过战地的各界人士的谈话中,都感觉到这个问题的重要而且迫切。在战地的勇士需要书籍安慰他们的苦闷,补充他们的知识。我们记得在上次欧洲大战当中,美国图书馆界人士曾有战地图书馆的组织,收得了很大的效果。日本的侵略军事,自九一八事变起,就有图书馆参加战地工作。我们此次抗战经了一年,才有战时书报供应所和战时文化处的成立。但是力量还不够,还希望我们图书馆界大量地动员参加。

    二、受伤将士休闲教育的顾及————这一种需要也是根据于实际经验的。去年八一三全面抗战开始以后,国立中央图书馆在南京举办流动书橱,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学生在武汉组织巡回文库,按照规定的期间到附近各伤兵医院中服务,供给受伤将士们合宜的图书杂志。从他们的工作经验上证明了这种服务是必要的。书报对于受伤的将士,不只减轻他们肉体上的苦痛,使他们得到正当的休闲方法,不致因无聊赖,而破坏安宁,扰乱秩序,并且可以从阅读上实施政治教育和技术训练,以增进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认识,增加他们有用的知识。德国麦更生将军说:“救治一个伤兵,比训练十个新兵更有价值。”伤兵的可贵,在于他们怀着“杀敌致果”的决心重上前线,就是改变到生产事业上去也是好的。我们相信图书馆教育确有此功效。

    三、难民的教育————逃到后方的难民,他们为了不愿做强盗的顺民,受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抛弃了产业和故居,有的在街头游荡,有的落到收容所里。这种生活非常难受,尤其不是有智识的人所甘愿的。图书馆的人员应该普遍的为他们服务。指导他们的前途,藉机实施政治教育和生产教育,以达到使他们“进而入伍出征杀敌,退而努力生产工作”的目的。至于难童,当然希望他们能够受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但是为难童服务的儿童图书馆也并不是一项不必要的设置。在欧美儿童图书馆和学校教育正是相辅而行的。

    四、一般民众的教育————自从抗战开始以来,大家以为“唤起民众”是当前的急务,于是宣传的工作就普遍的发展了。但是宣传的作用多半流于一时情感的刺激,不能维持久远。唯有透过理智,使民众真正认识到个人与国家之确实的关系,亡国奴何以不可为,怎样才不致亡国,图书馆就是培养理智的永久而活动的教育机关。怎样才不致亡国,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人才问题

    孟子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事业的成功得失,实在由于得人与不得人。图书馆员是一行专业,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过去好多的图书馆就抱着这种谬误的观念,以为办图书馆事务的人不一定要受过图书馆学专门训练,犹之乎作官并不一定要经过大学政治系培养一样。近年来跟着政治的进步,图书馆方面渐觉得非有专门人士参加不可。这是一种好的转变。不过现在国内专门训练图书馆人才的机关太少了,独立的机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