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性。若尔菩萨。有大悲心。应愿与其最胜之果。何不愿与无住涅槃。答。无住涅槃。唯大乘有。而今般若。通被三乘。能辨声闻独觉佛地故。举三乘通得之果。是故但说无余涅槃。故亦不是佛无余涅槃也。若尔不应名第一心。二乘无余非第一故。答。对生死苦。亦名第一。希愿此故。名第一心。如摩诃萨初发心位。亦得此名。此亦尔故。即此无余。是第一果。是诸众生。皆所应得。是故菩萨。发大慈悲。四生三界。一切众生。皆以无余而令灭度。正是菩萨广大之行。令一切生得灭度故。亦是菩萨。离损减边。能度众生不执空故。亦是欲愿能摄持心。摄持修伏度生行故。既是应住愿乐之心。故说此文。名答住问。

    经。如是灭度至得灭度者 赞曰。此常利益心。答修行问也。如是灭度者。牒前第一心。无量等者。牒前广大心。三世言之则无量。十方求之乃无边。种类言之即无数。故言无数无量无边等也。实无等者。释成常义。二论意云。由依无相相应定慧。观一切法。平等真如。生死涅槃本来不异。众生诸佛。性自无差。由妄想故。菩提为烦恼。若了悟也。生死即涅槃。由此言之。凡圣一如。众生我身。实无别体。岂我身外。别有众生。由得如是同体大悲。他缚即我缚。他度即我度。由无彼此。不生劳倦。故能常度一切众生。如是皆因得无相定慧。悟无相理。此即菩萨菩萨邪行对治。远离执著。我能度故。亦是远离增益之边。不执实有众生度故。亦名安立。第一义谛。第一义中。无生度故。亦则名为甚深之行。广度众生。无度相故。亦名显现。二量显了。证真如理。无度相故。既为菩萨常利益心。亦即名为大喜无量。无相定慧。既有此能。是故菩萨。应如是修相应定慧无相之行。

    经。何以故至即非菩萨 赞曰。此不颠倒利益心。答降伏问。前令修行无相定慧。起同体相。而常度生。此恐散乱起颠倒心。取自他相。故相为遮止。于此文中。有征有释。征之意者。何所以故。灭度众生。不取度相。释之意云。若有自他二相不亡。则于自他身。而起我相。亦于他身。起人等相。是有颠倒之心。宁得名为菩萨。既无同体悲智。岂能常度众生。且身本无我。孰为能度。众生本空。曷为所度。妄生取相。见自他耶。故净名云。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达是意。夫真菩萨者。一于自身。无其我相。二者于众生。离其法相。故能常度一切众生。汝今发心。欲度众生。故应不起自身我相。亦不于他起人等相。若能如是。名真菩萨。方能济度一切众生。则是共见正行。对治远离我。能不住相故。亦即同前是显现。心除自他相。了真如故。亦是所住不颠倒心。远离我等颠倒相故。又是菩萨大舍无量。能离自他。住平等故。离自他相。既有此能。菩萨应当如是降伏。勿起妄念而有自他。若能如是菩萨则能摄菩提心。摄取众生。正是菩萨四利益心。别修行相之总住处。岂唯别答前之三问。及是总答云何住义。故天亲论。颂此义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

    经。复次须菩提至行于布施 赞曰。次下第二明其修行八住处中。波罗蜜净。即十八中。波罗蜜相应行住处。前令发心以希佛果。次令修行为菩提因行。若不修果不成故。故说万行为圆满持。能持佛地圆满果故。若尔妙业八万四千。何故此中。但言其施。答。以施为万行之初。且粗而易习。况言包于六度。亦举此而统余。其义者何。施有三种。一资生施。谓以资财资彼生故。二无畏施。谓以慈爱令彼安故。三者法施。谓以善法济其苦故。以此三施。摄彼六度。初资生施。摄初施度。施彼资财资益彼故。次无畏施。摄彼戒忍。由持戒故。不损恼他。于菩萨所。未加恶者。知不行恶。不生怖故。由忍辱故。能忍他害二菩萨者。知能忍耐。终无返报。亦不怖故。后善法施。摄进定慧。若为众生。说法之时。由精进故。不惮寒热。不告劳倦。常勤说法。由禅定故。不贪敬养。能善知心称根说法。由智慧故。解了于法。无有倒错。如实而说。既以三施。具包六度。施言通三。即六度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由行如是六度行故。一一皆得二世果报。现在报恩。恭敬供养。当谓六度诸别异果。施得大财富。戒成大尊贵。忍招善眷属。进获果不绝。定感身无损。慧根利悦乐。然其修行。有其二种。若求此果。名住相行。不求此果。名不住行。若不求报。而行施者。便与七种最胜相应。既皆得彼。到彼岸名近成。此报远成佛果。若求果报而行。行者心有垢故。行不精淳。既不得到彼岸名焉。感菩提极果。为遮住相之施。故令不住其心。又文中分二。初明不住行施。以答三问。后释此疑难。劝勉令修。初文复二。初明三不住施。答。其住问。后令不住于相。合答修伏问。初中复二。初不住于法施。后不住六尘施。此初也。准余本经。有三不住。是故诸论依三以解。三不住者。不住于事施。都无所住施。不住六尘施。初中事者。有其三义。谓于现生。自身体事。于彼资生。所施物事。于当来世。施物果事。若于现在。爱著自身。为存己故。起不行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或复生苦。或复追悔。或由住著。求当物果。由此不成所求胜体。设得当果。而不圆常。为遮此故。是故经言。不住于事。应行布施。既离三事。说此经文。是故三论。各明一义。下二不住。亦准此知。次下所住。有其二义。初住现在。报恩供养。成僻行障。为邪僻因。后住当来邪僻之果。此复有二。或无畏施。戒忍二果。或除财施。余五度果。皆是通别当来果故。若求此等。心既邪僻。名求异事。胜果不成。为遮此等。是故经言。都无所住应行布施。戒忍等果。不可别分。故总说言都无住也。财及五果。皆当果法。自身报恩。皆现在法资生。无畏皆世道法。是故此经总合两文。名为住法。既皆不住。故总说云。于法无住。虽与此本。作此道理。终成译主咸文妄耳。

    经。所谓不住至触法布施 赞曰。此不住六尘施也。文言所谓。似释前标三不住施。文义既殊。前文非标。此亦非释。又是译者妄加文耳。此文亦通或总或别。六度所得。二世果报。二世之果。皆有二种。现二报者。外得供养世间五尘乐。内成适悦现法涅槃。当二报者。近得美妙五欲之乐。远得法身万德之果。此二世果。或通六度。或别法施之所成就。若求现当五尘果者。名住色等而行布施。求现涅槃当法身者。名为住法而行布施。若住此等而行施者。心不顺故。名倒行障。不契菩提名求异事。为遮此等。是故经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经以粗细有殊。别开其色。论以宽狭有异。别释其法。经论开合理不相乖。为显如此三不住义故。天亲论而说颂云。

    自身及报恩  果报斯不著

    护存已不施  防求于异事

    如是于三不住行施。正是菩萨邪行对治。以无所住。治住著故。亦是不失中道正行。不住于相。而行布施故。亦是广大甚深二行。以无住心。行大行故。亦名依义。依所住著。显示无住能治法。故亦名说相。说一住处。所治阶治。而证相故。亦是欲愿能摄持行。摄持无住清净行故。亦名安立。第一义谛。顺第一义无所住故。菩萨若时在散位中。应观如是。殊胜道理。应行如是三不住施。故天亲说答修行问。即是无相定前加行。菩萨欲入无相定慧。得成真实。无相施者。应如是住欲愿心也。故无著判为答住问。经有二意。论随一明。所显似殊。理极相顺。

    经。须菩提至不住于相 赞曰。此即合答修伏问也。一切诸法。其体皆空。何有施者受者财物。不应于中强生分别。起住著心。而行布施。若能离相而行于施。行既清净。心又称理。乃是共见正行。对治离住。不住取相心故。又是显现。不住于相。现量显了。证真如故。既达彼岸。当感菩提故。诸菩萨。应修无相相应定慧。而行布施。勿起散心而住于相。由修定慧。能不住相。故无著说答修行问。若心散乱取相心生亦应如是。而为降伏。如尔涅槃境。不取于相。由于散住有取相心。应可降伏。是故两论。亦说此文。答降伏问。故天亲论障伏颂云。

    调伏彼事中  远离取相心

    及断种种疑  亦防生成心

    上半显降伏义。释此经文。下半明断诸疑。释征已下文。然准无著。乃至下文。皆答三问。若天亲论。略答三问。下皆断疑。所以如是两论异者。修行之人。有二种障。既生取相。或复怀疑。由有疑故。不肯修行。由取相故。行非称实。然经为断。而起胜行。略答问而多断疑。令离执而行称真。广答问而明正行。经文既有二意。论者各据一明。同契至真。共彰妙旨。天亲前来。已答问讫下净前义而断法疑。

    经。何以故 赞曰。此下第二释此疑难。劝勉令修。于中有二。先征后释。此征也。以诸菩萨心有相故。贪于福德。疑无相施功德是无。于无相行。心不堪乐。今佛将欲断彼疑心。堪乐修行无相行故。以彼疑情。而征问之云。夫行施行为住福田。今令不住。何所以也。不存施相。岂有福乎。

    经。若菩萨至不可思量 赞曰。下释疑情。于中分三。初标福广。次喻校量。后劝修住。此初也 夫善以顺理为义。若取相则乖背于真乘。必能离相而修行。乃玄契于如义。法性之体。既自无边顺性而修。福乃无限。亦何必取相而有大福耶。故应舍儒末之小心。从江海之大志。勿谓无福。固滞相迷。是答前征。是断疑意也故下半颂。释此经文。谓于此中非但降伏。及下诸文。断种种疑。下文所断二十九疑。疑非一故。故云种种其下诸文。亦如此中。防其初后取相之心。故言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

    经。须菩提至可思量不 赞曰。此下喻显校量。于中有二。初举喻问答。后正显校量。前中有二。初举东方。后例九方。初中复二。初如来问。后善现答。此初也。虚空无像。其际叵量。施而不住。其福无限。故以施福。借喻虚空。西国尊人。坐皆东面。且随所向。偏指东方。故问善现。于汝之谓为云何耶。东方虚空。应可以意思虑。度量得边际不。经不也世尊。赞曰。此善现答也。虚空之体。无际无涯。不可以意思虑度量得其边也。

    经。须菩提至可思量不 赞曰。此下重例余九。文亦分二。此初佛问也。前举东方。足彰福广。重问余九。显利尤多。然虚空者。无碍为名。实不可说。有其方所。且随色相。假说十方。若无其色。无虚空故。言四维者。即四隅也。余文易解。不繁广释。

    经。不也世尊 赞曰。此重答也。文准前知。

    经。须菩提至不可思量 赞曰。此正显校量也。然以虚空总有三义。故无著说有三因缘。若具而言。有其六义。与无相福。正为校量。一周遍碍非碍。无住施福。通感色法。有相无相。二身果故。二含容色非色。无住施福。所有因果。含有为无为一切德故。三该通情非情。无住施福。所有因果。通于凡圣染净心故。四不为尘垢染。无住施福。所有因果。淳净无有业惑染故。五毕竟无变异。无相施福。所有因果。究竟常住。无变异故。六无有穷尽时。无住施福。所有因果。所成利乐。无尽期故。论以义类同故。合之为三。此以具义别故。开之为六。由此诸义。犹如虚空。亦复不可意思量得边际也。故胜天般若经云。若此福德。有形相者。空界不受。且以虚空。为少分喻。然无住福。出过虚空。不举虚空。无所喻故。

    经。须菩提至如所教住 赞曰。此劝修住也无住布施。顺法性修。既如虚空。其福无限。因之与果。福德如斯。是故菩萨。作应如我所说之教。于无相施。住心修行。勿疑无福。

    经。须菩提至见如来不 赞曰。次下第三明其求果。即八住中。欲住处也。前既发心。次修诸行。若不求果。心行无依。显行所依。故明求果。然果有二。谓色非色。色相果者。即相妙身。非色果者。即真法身。故于此中。分之为二。初欲色身。后欲法身。初欲色身。即十八中。第三欲得色身住度。断其第一求佛作相疑。令修称真求色身行。谓佛色身。依真而起。欲成色果。要见法身。若执色相为真。迷法身而不成色果。若能不报色相。得真体而成色身故。欲求佛色身。先观无相法体。然初学菩萨。未悟真身。执化相身。为真究竟。既怀慢执。遂有疑生。宁求有相佛菩提。令行无住之施。由执故不成所求之果。由疑故不修感果之因。故执与疑。为果之障。今佛欲断疑执之心。令成所求色身之果。故显佛体非相好身。既为二意。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其义。无著约其破执。判为欲得色身。天亲就其断疑。名断求佛住相。文分为二。初问答如来法身非相。后结成前义。以答三问。初中又四。问答征释。此初也。将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离相而观法体。故寄与问起。此义云何。以有为生住异灭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不。

    经。不也世尊至得见如来 赞曰。此答也。以须菩提悬解佛意。答言不也。不可以有为生住异灭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何所以故。不以有为生住异灭三十二相观。见如来真法身耶。

    经。如来所说至即非身相 赞曰。此释也。如来所说有为诸相。非是法身真实之相。以法身者即是无为无相。为相非有为故。是故化身有为身相。即非法身真实相也。若能如是观于如来。是即名为邪行对治。离执有为邪行心故。亦是远离增益之边。不执化身为实相故。亦是依义。以依所治色身之慢。显能治故。亦名说相。显说欲得色身住处。文义相故。亦是安立第一义谛。第一义中无色相故。由是义故。菩萨但行先住之施。得无相果。勿执化身为真佛体。返疑所修无相之行。

    经。佛告须菩提至皆是虚妄 赞曰。下显结成前义。以答前三问。于中有二。初答住心问。后答修伏问。此初也。将欲成满善现所言。令于无相而住修伏故。复遍遣一切相也。非但在佛诸相非真。若凡若圣。情与非情。有之与空。相与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焉。由达诸相皆虚妄故。即是欲愿能摄持心。摄持离相观真行故。诸菩萨应如是住。

    经。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赞曰。此答修伏问也。既执诸相。是其虚妄。不见如来。明知离相是其真实。则见如来。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分别有为体  防彼成就得

    三相果体故  离彼是如来

    既能观相皆是非相。即是共见正行对治。非相相见相皆远离故。亦是不失所修中道。离虚妄相。见真佛故。亦是广大甚深二行。观相非相。见如来故。亦是显现离相观佛。现量显了。见真理故。由如是义故。诸菩萨应修无相相应定慧。离一切相而观法身。若心散乱执相复生还。应如是降伏其心。亦拘执相而为真佛。若能如是见真如来法身。既成色果。亦备依体起相。理恒数故。问。诸佛身相。悲智所成。岂得为说虚妄相也。答。佛之色相。圆智所成。既遍十方。亦无分限。随其根性。所见不同。然非是佛本真实体。若执为实。自为虚妄。岂于佛相。有虚妄耶。但除其病。非除法故。

    经。须菩提至生实信不 赞曰。下明法身。即十八中。第四欲得法身住处。于中显有三种法身。谓即言说智相福相。欲三法身。即分别为三。第一欲得言说法身。当断第二不信空说疑。令修称实持说之行。前文既言。欲得如来色身果者。当观法身。故此令其欲得法身。然夫法身。有其二种。谓佛菩萨。福之与智。此福及智。是功德法。及依止故。皆名法身。此依言说教法而生故。此言说亦名法身。由能生诠福智身故。犹如实相观照二种。正名般若。能诠文字。能生诠故。亦名般若。故此文字。亦名法身。既此言说。是法身因。若欲希求福智身者。应先欲得言说法身。现在当来。俱流行世。若欲流行。不应取为法非法相。而为持说。既令希愿当现流通故。即于此而生疑念。向法无相行于布施。是因深义。又说如来非有为相。是果深义。因深果远。邃旨难知。佛在之时。尚难信解。况佛灭后。时恶根微。岂更离相而为信解。云何令我当现流通。既无信者。宁非空说。此即由先欲得。有此疑生。疑念既兴。便不希愿。今者欲断彼疑念心。令其希求现当持说。故说恶时有信持者。既为二意。说此经文。由此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令希愿。名欲得言说法身。天亲就断疑心。名断不信空说。文中有二。初善现发问。后如来为说。此初也。善现意。欲断彼疑心。令希求故。而发问云。于当后世。岂有众生闻此言说法身章句。而生真实信解以不。

    经。佛告须菩提至莫作是说 赞曰。以下如来为说。于中有二。初正答前问。后明法身要义。初中复二。初止说无。后正答有。此初也。勿谓当来无信受者。而作是说。

    经。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赞曰。下正答有。然此答有。有其二意。近答生实相问。远答住修伏问。于中有二。初明生实相因。以答住问。后明能生实相。答修伏问。初中有二。初有时后有因。此初也。即佛灭后五五百岁。大集经说。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解脱牢固。乐行圣行。多得圣果故。第二五百年。禅定牢固。虽不得圣。深乐禅定故。第三五百年多闻牢固。不习禅定。多持文义故。第四五百年。福德牢固。又舍多闻。乐修塔寺故。第五五百年。斗诤牢固。又舍福德业。多乐忿诤故。如是五种牢固之时。出家之人。于彼行增多分而说。非越此时不修余行。如初五百解脱坚固。然亦有人。修余四行。如阿育王。广造塔等故。于后后时。亦有前前行。但约多分而作是说。此望佛在。皆名为后。故经说言后五百岁。皆佛灭后。恶世代故。或可偏指第五五百。以是极恶斗诤时故。明于彼时有信经人。况余好时而不信也。

    经。有持戒至以此为实 赞曰。次明有因。于中有四。一久修三学行。二遇佛集妙因。三为佛所摄受。四离障得胜报。由此四因故。能信受。此初因也。言三学者。谓戒定慧。以此三学。备摄诸行。具三学者。知教顺理。故具三学。能信此经。以此经为真实称理。既有信者。亦不空说。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说因果深义  于彼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  菩萨三德备

    言三德者。即三学也。然此文中。阙其智慧。若准余本。应合有之。以译经者随此义云谓信。经者有教理别。此戒定因。但信于教。下由智因而信于理。故天亲论。隐智不论。离我相中。方明智慧。故于此中。隐智不举。虽有此理。终译者失。佛岂不解而说之耶。持戒二学修福定学。谓有持戒修定慧者。以此经为实而生信心也。

    经。当知是人至而种善根 赞曰。次遇佛集妙因。于中有三。初非供少佛。次久事多尊。后举劣况胜。此初也。言善根者。即前戒定。谓非少佛修戒定慧。非谓财供而种善根。财供养时。不以为喜。正行供养。方欢喜故。

    经。已于无量至种诸善根 赞曰。此久事多尊也。显于多佛。具修三学。故言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故论颂云。

    修戒于过去  及种诸善根

    戒具于诸佛  亦说功德满

    经。闻是章句至生净信者 赞曰。此举劣况胜也。意说。一念生净信者。尚于多佛。久种善根。况不取相。而为持说。当知。必有广大功德。是故菩萨。应住欲愿之心。而为摄持持说之行。故诸菩萨。应如是住。

    经。须菩提至是诸众生 赞曰。次为佛所摄受也。此显信经。是根熟者。佛所记录。而摄受之。故能于经而生实相。言悉知者知其心。言悉见者见其身。显佛世尊。以其愿智三昧之力。于一切时。现知现见。非比智知。非肉眼见。是故双说悉知悉见。如来知见。有五胜益。不为魔恼坏其道行。修断事中。有勇猛力。不敢懈慢作诸非法。常自庆慰。修行不倦。虽入三空门。不堕二乘地。由此不敢自说己德。求于供养。及求恭敬。便能清净信受持说。勤于断修。喜无倦等。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佛非见果知  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  彼人不能说

    经。得如是无量福德 赞曰。此离障得胜报也。显持经人。虽无如前戒定慧等。三种胜因缘。但由过去无法障故。得是无量福报之身。故能不谤而信持说。即复由此持说经故。当得如是无量福德。显斯二意。总说得言。非准信经当生福也。

    经。何以故 赞曰。上明生实相因。答□问竟。次明能生实相。答修伏问。于中分五。问答征释结。此初也。此问意。云何以要由修三学等。前四种因。方能于经生实相耶。

    经。是诸众生至非法相 赞曰。此第二答也。文中二节。初我后法。然初我相。有总有别。总谓四种。皆名为我。皆执诸蕴有主宰故。别谓四蕴。于三世蕴。总别分别。执我等故。若约三世差别五蕴。总执主宰。名为我相。执过去我是今世我。多生不断。名众生相。执现在我一期命住。是我之寿。是名寿者相。执我当来复生异道。数取趣故。名为人相。以梵语云补特伽罗。俗语目人典数取趣。经依俗译。论依典文。故生异道。以释人相。故论释此四相颂云。

    差别相续体  不断至命住

    复取于异道  是我相四种

    如是我相。若随总别。行相不同。乃有四种。若随能起此。我相人合四。总名外道耶。取多是外道妄所起故。然其法相。亦有总别。总则四句。皆名法相。皆是迷真四种谤故。别谓四种不执有。殊法非法等。四种别故。一者法相。即诸声闻。及大乘中内法凡夫。由处下位。不了法空。执有二取实法相体。即增益谤经。随执执相。名之法相。论依起执人。名声闻内法邪取。二非法相。即增上慢菩萨。闻遣相空。便拨真如。及诸功德。皆是空无究竟理。此即损灭谤。经随执著相。名非法相。论依起执人。名增上慢菩萨邪趣故。三者相。即外道等。闻非有无。便执诸法亦有亦无二相违相。即相违谤。由此执故。迷真灭理。执有想定。为胜涅槃。经随执行。故名为相。论随执心所求之境。亦名世间共想定邪取。四者非相。即二乘等。不了诸法非非有无。便执诸法定非有无取。既非遮表。言成戏论。即戏论谤。既执诸法非有非无。便乐灭心。离有无相。执灭定等。为胜果等。经随执行。名为非相。论约执心所求之果。名为无想定邪取。此依人境。或合为五故。无著论名五邪取。若依行相。乃有八种。故天亲论。开为八执。若以类分。总为二种。所谓我相。法相异故。由依执八。有能离八一。是故经言无我相等。故天亲论。总别颂云。

    彼寿者及法  远离于取相

    亦说知彼相  依八八义别

    初句总显我法二相。寿者亦是我总名故。次句显离我法二相。其第三句。明能离心即释。经言无我相等。其第四句。释八所以。由依执八。能离八故。无我相者。谓无我性。以三世蕴。皆无实体。非主宰故。无人相者。其未来蕴。未生无体。非今至后可当得故。无寿者相者。现在诸蕴。念念不住。无有寿命性可得故。无众生相者。其过去蕴。已灭无体。无有自性可至今故。无法相者。谓真如上。远离能取所取二相。以真空无一切物故。亦无非法相者。谓真如理。虽无二取。而体不无。真如实有功德体故。言无相者。谓真如理。性离言说。非有非无。不可说为有空相故。亦非无相者。谓真如理。虽不可说。而为迷者。以依言辞而演说故。而此本经。但有二者。合彼无相。入无法相。同遣相故。合亦非无相。入亦无非法相。同遣无相故。是故二句。能摄四种。虽有此理。终译者失。无著具释我法二相。而不别显无我相等。天亲但显四种我相。不显无我及四法相。而但解释无法相等。皆是影略互显其义。故天亲论。法空颂云。一切空无物。实有不可说。依言辞而说。是法相四种。然诸外道。内法凡夫。及二乘等。无戒定故。随应不离五邪八执。既无智慧。不生实相。今此菩萨。由前四因能离我法。有智慧故。故能于经而生实相。是故要由三学行等。方能于经而生信解。故以此文。答前问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第三征也。我相多是外道所起。虚妄执故。故信经者。可无外道所起我等。然此经教法体。不无于经生信。应有法体。无法等者。何以故耶。

    经。是诸众生至众生寿者 赞曰。次第四释。于中有二。初总明取相我执不亡。后别显取于法非法相。此初也。然诸我执。依法执生。如要迷杌方谓人等。若取教法。既为法执。由此亦生我人等相。二执既起。实相是迷。由如迷净空过由翳目。既有法相。即我等生故。虽信经而亦不取。以取经时。暂伏我相。由有法执我执种存。根本不亡。枝叶当起。是故经言。若心取相即著我等。

    经。若取法相至众生寿者 赞曰。次下别显。于中有二。初明取法相。后显取非法相。此初也。然前总云。若心取相。即前所说。四种法明。四种不离法与非法故。此别明法非法相。若执教法。既为法执。由此便生我等相也。

    经。何以故至众生寿者 赞曰。此显取非法相也。何以故者。曲问辞也。执教为有。是法执故。可有我生。拨教为无。既称实相。应无我等。而前所言。无非法相。何以故耶。故即答云。夫实相者。离有离空。若执法无不称实相。既为法执。我执亦生。故取非法相。亦即著我等。

    经。是故不应至取非法 赞曰。此第五结也。是前取于法非法相。皆是法执著我等故。不应于经取法非法。然夫信经。有其二种。一者信教。谓虽无智而有戒定。以恭敬心。而生实相。即前所说。一念净信。二者解理。即因智慧。不如言声。而取于法。亦不拨教。能顺于理。即是不取法非法相。契证于真。而生实相。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彼人依信心  恭敬生实相

    闻声不正取  正说如是取

    上半显由戒定信教。下半明由智慧解理。若离信教而不悟理。由此不能广大持说。诸菩萨等。若欲得此言说法身。现当流转。应亦于理而生实相。是解理者故。不如声取法为有法。离言故亦不弃拨法。顺真故不如声取法。故能离法相。顺教而修。故离非法相。离相非相。契证于真。由此便能现当持说。故诸菩萨。应如是修离相非相持说之行。若心散乱取相。复生亦应如是降伏其心。如前不起法非法相。

    经。以是义故至何况非法 赞曰。上来总名。正答前问。此即第二法身要义。欲令远离前法非法。故引昔说筏喻之义。令于教法杂有无相。如于船筏。离取舍心。如已到岸舍筏故。知当可舍。不应先著。未到彼岸取筏故。知凭而渡。不应舍弃。教亦如是。不应取舍。知法离言。但假诠故。当得证智。既舍不住故。虽未证亦不执著。顺第一义之正说故。必因此法。而得证智故。未证者依之而修故。于教法不应取舍。然佛所说皆离有无执法非法。不契中道。执法为有。尚应舍之。况执非法而不舍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彼不住随顺  于法中证智

    如人舍船筏喻  法中义亦然

    若能了达筏喻之义。离法非法。契证于真。便能经广大持说故。判此文法身要义。其依义等三种大义。住文中既皆具有。如前应知。不能烦述。但约答三问义。解经文义耳。

    经。须菩提至有所说法耶 赞曰。次下第二欲得智相至得法身住处。断彼第三佛有得说疑。修无得说真智相行。前明欲得言说法身。以为证得法身之因。此明证得法身之果。然所证果。通福及智。皆因果位所证。法身智为福。依福田智起。是故先辨智相法身。然智智性相理事虽殊。对福相故。总名智相。理智无至。是功德法。及依止故。皆名法身。言至得者。即证得义。是修行人。不证得故。得此身故。便得佛果。说法度生。希求此故。故言欲得智相至得法身。虽于俗谛有德有说。据胜义谛得说。皆无由达。胜义无得说故。方于俗谛。能有得说。然诸菩萨。未达胜义。执有得说。求智相身。既有执心。便生疑念。义如前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非有为相者。何故释迦。证得菩提。而名为佛。云何说法。以度群生。有得有说。非无为故。由执故迷智相之正行。由疑故不修智相之行因。今欲令得智相法身。故说佛身无得无说。既以此文。断其疑执。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遣执而修正行。名欲得智相法身。天亲就断疑而修行因。名断佛有得说。文分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真实理中。可有少法是能证得有所说邪。

    经。须菩提至如来可说 赞曰。下答有三。初正答。次征起。后释成。此初也。然佛说法。常依二谛。一者俗谛有法。诸法缘生故。二者真谛空法。缘生无性故。如是二谛。既不相离。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佛不说。远离二边。今于此中。显斯中道。若约俗谛。有应化身。有得菩提。有可说法。义就真谛。应化非真。非得菩提。非说法者。既彼真俗。自性无差。得而无得。说而无说。为显是义故。言如我解佛不说无定法等。论依是义。而说颂云。

    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不二取  无说离言相

    上半释此经文。下半释征已下文。则谓佛果。无得而得。无说而说。是智相身。真实得说。正是菩萨所应希愿故。诸菩萨欲成如是智相法身。真实得说。于无得说。应如是住。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起也。有何所以不得菩提。不说法耶。

    经。如来所说至非非法 赞曰。次下释成。于中有二。初依征释。后转征释。此初也。分别性非有故非法。法无我性真实。故非非法。既所说法。离有无相。非法非非法。故说者不可以言显示法非法相。听者不可如言执取法非法相。故前半颂。显此义云。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此即显说内证之法。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以成于前无得说也。

    经。所以者何 赞曰。下转征释。于中有二。初转征。后转释。此初也。此有二意。前征意云。以何义故。不可得说而经答云以何说法。依彼内证。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故今转征云。此所说法。得如是者。何所以耶。又前所征。无得无说。而但答云。如来所说。不言所得。所以者何。

    经。一切贤圣至而有差别 赞曰。此转释也。由能内证无为法故。得名圣人。及能说法。然无为法。既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故所说法。亦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也。又彼无为是能说因。由证此故。方能说法。故虽但言说。亦显其证得。若不证者。不能说故。然无为者。真如理也。由证此理。得成圣人。随证满分。圣有因果。诸佛圆证。无学智成。余证随分。名为有学圣。既因转释。兼显无为非独佛证。故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有差别。既由内证无为。方得成于圣智。故诸菩萨。应如是修无分别定。以证无为。若分别生。亦应降伏。顺于智相。以住无为。是释前征。答修伏问。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次下第三福相至得法身住处。断彼第四持说无福疑。令依经修胜福身行。前令修证无为。当成智相之果。智不孤立。必假福资故。次相明其福相之果。然其福身。通因果位。果谓所感万德佛身。因为所修持经之福。因中少持四句。福尚多。而难量。况广持说。此经当感法身福果故。应希求当果。而专持说此经。然诸菩萨。未悟深宗 闻前所说。不可取说非法非非法故。遂疑无福。不能持经。今者将断彼疑惑心。令持此经希当福相。故以施福。校量持经。既为二意。说此经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令希愿。名欲得福相法身。天亲就断疑情。名断持说无福。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校量显胜。此初也。此举不为七种最胜所摄受施。而为校量。若七最胜所摄受施。与持经福差别故。

    经。须菩提至甚多世尊 赞曰。次答有三。初标次征后释。此初也。余本更有甚多善逝。论释显示摄心持心。谓经福中。有其二行。一者受持。二者显说。今自令他摄心持心。不外散乱。成胜福聚故。于此中预举二相。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据真谛理。物我皆空。施尚不存。宁有其福。设就俗谛。施福不亡。但招生死。不趣菩提。而言福多。何以故也。

    经。是福德至说福德多 赞曰。此释也。若就真谛。法皆空故。不可分别执有福德。况此不能招感菩提。非如收质。进趣福德。说福德性即非福德。今于俗谛。施福不亡。又能感招多生死果。是如担重押溺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赞曰。次显校量。于中有三。初明福胜。次诘所由。后释所以。此初也。以彼施福但招生死。不趣菩提。故福为劣。若于此经。受持演说。当感菩提。其福胜彼。是故菩萨。应断疑情。勿谓无福而不持说。故天亲论。断疑颂云。

    受持法及说  不空于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所言偈者。梵云伽他。伽他不同有二种。戍路迦。戍路迦者。此云数字。不约显义。但数八字。数八字为句。四句为偈。即如此方数纸言等。嗢陀南者。此云摄散。不限字数。但依显义。显义周圆。即名为句。四句成偈。如诗颂等。今四句偈。但取前义。异此云云。皆为谬说。言乃至者。显就少说极。少受持一四句偈。福尚胜彼。况能尽持所成佛果。福相法身故。于福相。应如是住。

    经。何以故 赞曰。此诘所由也。文字之法。非是法身。况所说法。不可取说受持福胜。何以故耶。

    经。一切诸佛至皆从此出 赞曰。下释所以。于中复二。初正释。后转释。此初也。谓即正释福胜所由。以能为彼二种佛因故。持经福胜福也。一切诸佛。即报化身佛也。由报化身各自差别。无数量故。故言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法者。即报化佛所依法身。法身是彼二佛所依。无上正等菩提法故。故言诸佛阿耨等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于实为了因  亦为余生因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上之二句。释此经文。以持此经。福相殊胜。于实法身。而为了因。于余化报。而为生因。是故皆言从此经出。

    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赞曰。此则转释。通外难也。何故佛法。从经出生。是则应经说经。先佛后佛既未有。谁说此经。如何乃言。佛从经出故。余经本有何以故。显通此难。故有斯文。兼显出生佛之所以。言佛法者。即佛三身。报化名佛。法身名法。约俗有故。假名佛法。就真空故。佛法则无。既此真俗。自体无差。空而不空。有而不有。空而不空故。所谓佛法。有而不有故。即非佛法。非有非空。是真佛法。此理深妙。性相常存。要证此理。方得成佛。既成佛已。皆发大悲。为未悟者。如证而说。此所证说。并得名经。故说教理。俱为经体。若约理经。经先佛后故。说佛师所谓法也。佛从经出。所谓佛法。若论教经。佛先经后故。说佛出方转法轮。佛非经出。即非佛法。理既无始。佛亦无初。依证而说教亦无始。依教悟理。亦得成佛。教理相应。亦名佛法。唯独佛说。不共二乘。显不共义。即非佛法。既说理教。皆能出生故。说诸佛从此经出。由能为彼第一法因故。福德中此福为胜。故下半颂。显此义云。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故诸菩萨。于此佛法。应如是修。若有疑惑。执著心生。亦应降伏。

    经。须菩提至须陀洹果不 赞曰。上明求果。下明离障。八中第四离障碍处。十八之中。十二住处。谓从第五至第十六。于中修行十二种行。对治慢等十二种障故。合名为离障碍住。十二障者。一慢。二少闻。三少念攀缘修道。四舍众生。五乐随外论散动。六于影像相自在中无巧便。七福资粮不具于。八于懈怠等乐味。九不忍苦。十阙少智资粮。十一喜动。十二无教授。离十二障。即分十二。第一离慢。即是第五修道得胜中。无慢住处。断其第五诸圣得说疑。令修无慢真实胜行。前既发心。普摄众生。次能修行。遍起诸行。后求佛果。希色法身。由此便生得胜之慢。既怀高举。为障已深更迷无相。返生疑念。若说圣人无为得。名无为之法。无取无说。何故四果。皆能自知。我得彼果。如证而说。若无取说。何要修行。由慢故虽修而不进趣。由疑故复不欲修行。今者将断疑慢之心。令修得胜无慢之行故。说小果智德至微。尚于证时。无取无说。况尔菩萨而怀慢心。返疑圣人有得有说。既以二意。而有此文。是故两论。各举其一。无著约除其障。名离慢住处。天亲就断疑情。名断诸圣得说。文分为二。初问答四果。欲明离慢。后尊者善现。引己为证。初问答四果。即分为四。四文皆四。问答征释。所问意者。正证果时。叵作是念。我能证得预流等不。答之意云。正证果时。不作念也。征之意曰。不作证念。何以故邪。所释意云。梵云须陀洹。此云入流。亦名预流。能除见惑。而证无为。得成初果。预入圣人之流类故。名为预流。既证无为。离一切相。于内不见入流之相。于外不受六尘之境。由亡内外。复离能所。故正证时。不作是念。斯陀含者。云一往来。谓断欲界修惑六品。而证无为。成第二果。由下三品。令其圣者于其欲界。一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槃。名一往来。阿那含者。此云不来。亦名不还。谓断欲界九品惑尽。以证无为。成第三果。生上二界。便般涅槃。更不还来欲界生故。故说此果。名不来等。阿罗汉者。此云无生。谓断三界见修惑尽。而证无为。成第四果。更不复受三界之生。故第四果。名曰无生。此文有二。同前顺释。影前返显。实无有法名罗汉者。此顺释也。虽得圣果名罗汉等。于正证时。离一切相。实不有彼无生等念。故言实无有法等也。阿那含中。应言而实无不来。但言而实无来者。少其不字。译者忤耳。非经意也。要由无得。乃证无为。是故得名阿罗汉等。世尊等者。是返显也。若正证时。有我得念。即同凡夫。未证真者。著我见等。岂名圣人。既无如是我人等见。故得果时。不作念也。此于罗汉。有返显文。影前三果。有此义也。此约入观正证时说。若出观时。前三果人。尚有俱生我见未尽。第四果人。法见犹存。既有我生已尽等语。亦应作彼我得果解。今就正证故。不作念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不可取及说  自果不取故

    依彼善吉者  说离二种障

    上之二句。释前经文。即显圣人正证之时。不取无为法。以不取自果故。

    经。世尊佛说至阿罗汉 赞曰。上举四果。以明离慢。下显善现引己为证。于中有四。一明佛印许。二表自无心。三却释佛言。四顺成前义。此初也。于中显得二种功德。一不共有。无诤三昧。唯俱解脱。方能得故。二者共有。离欲罗汉。虽慧解脱。亦成就故。然诤与欲。皆烦恼名。于生贪胜故。偏举欲。诤因惑起。举果显因。若得第四静虑边际胜定。观他惑。诤令不得生。名无诤三昧。由得金刚喻定。断诸惑尽。得无生果。更不受生。名离欲阿罗汉。善现既是利根无学。能得如是共不共德。而所得中行增于人。故我世尊。于诸经中。偏说须菩提得无诤三昧。及是离欲阿罗汉矣。

    经。我不作是念至阿罗汉 赞曰。此表自无心也。由离烦恼内证无为。不作是念。我能得相。欲令他人信无得说故。举自身不作念也。

    经。世尊至阿兰那行者 赞曰。此却释佛言也。若有取相。我得之心。内有惑缠。外起他诤。佛即不说我是能行无诤行者。

    经。以须菩提至阿兰那行 赞曰。此顺成前义也。以无起念我得罗汉。及无诤行。离烦恼障。及三昧障故。我世尊名须菩提是乐修行无诤行者故。下半颂显此义云。依彼善吉者。说离二种障。离烦恼障故。说为离欲阿罗汉。离三昧障故。说得无诤三昧。善现虽得既无得相。故四果人亦无取说。故汝诸菩萨。不应妄生得胜之慢。返于圣人所证无为。疑有取说。

    经。佛告须菩提至有所得不 赞曰。次下第二离少闻障。十八之中。不离佛出时住处。断其第六佛有说受疑。令修圆满真多闻行。然诸菩萨。信行地中。既未亲证应学多闻。然其多闻。总有二种。求外善友。数闻正法。内自思惟离所得相。要具二种。是真多闻。故涅槃云。闻涅槃经。不作字相。不作句相。若各偏住。非真多闻。是故花严及本事经。皆以偈颂。而为呵责。此二相即是四亲近行。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法修行。由此便能薰出世种。常不离佛。近大涅槃。前虽令离我得之慢。若不能修二多闻行。由此便成少闻之障。由少闻故。便生疑念。若说无为无取无说。何故过去然灯佛所。释迦有受燃灯有说。既有说受。宁说圣人由无为故。无取说耶。既由疑故。不修多闻。由此便成少闻之障。今欲断彼疑执之心。故说过去然灯佛边。虽住八地都无所得法。驶流中任运而转。相用烦恼。都不现行。尚近然灯听受正法。况信行地。诸小菩萨。不近善友。闻正法耶。然所闻法。本自无相。然灯虽说。无说无示。释迦虽受。无闻无得。宁不思惟。而执文字。不如法修乃取相乎。返疑如来有于说受。既以二意而说。此文由是。论者各明一义。无著约其除障。名离少闻住处。天亲就其遣疑。名断佛有说受。文中有二。初问后答。此初也。我于往昔然灯佛所。于真实法。有所得耶。

    经。世尊至实无所得 赞曰。此答也。以真实法无得无说。以真实智。证此理时。既不见有所得说相。故于法昔然灯语下。于真实法。实无得说。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佛于然灯语  不取理实智

    以是真实义  成彼无得说

    此颂意密。今略释云。佛于昔日然灯语下。不取证理。有实智故。以是理智平等离相。真实义故。成彼前说。无为之法。无得说义。

    经。须菩提至庄严佛土不 赞曰。次下第三离小念攀缘修道障。即十八中。第七愿净佛土住处。断其第七严土取相疑。令修无相真净土行。前令多闻生出世果。当果必有所依净土故。次令修愿净土行。然其净土。有其二种。一真净土。严饰无涯。即以智如为其自体。二应化土净秽有限。随彼根宜。依真变起。若修无相。随顺无为。此即名为真严净土。真土既成。化土亦就。是故经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乃至广说。然诸菩萨。未识真严。希求色声。以为净土。行有相行。小念攀缘。既懵真严返生疑念。若如前说无为得名。无为之法。无取说者。云何菩萨。庄严佛土。由执故设修。不成真土。由疑故复不欲修行。今说此文。断其疑执。令修无相真严净土。故说应生清净心等。既以二意。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其除障。名离小念攀缘。天亲就彼遣疑。名断严土取相。文中有二。初兴问答。令舍有相庄严。后劝生心当修无相清净。初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久修菩萨。于真理中。见有庄严有相土不。

    经。不也世尊 赞曰。此答也。久修菩萨。证第一义。不以形相而庄严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何故不严有土相耶。

    经。庄严佛土至是名庄严 赞曰。此释也。清净土者。智如为体。但习真识。通达真如。真土既成。相土自得。岂执色声为实。而严形相土耶。是故形相庄严者。即非真实庄严。若能离相。自净其心。是名第一庄严佛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智习唯识通  如是取净土

    非形第一体  非严庄严意

    言严意者。即净心也。即以形严非第一。意严为第一。

    经。是故至生清净心 赞曰。下劝生心当修无相清净。于中有三。初总令发意。次不住六尘。后结都无住。此初也。既其有相是为杂染。非真庄严。则知无相是清净行。为真庄严。是故菩萨。应生如是清净心也。

    经。不应住色至味触法生心 赞曰。此不住六尘也。既以形相非真严土。不应著于六尘境界。生有相心。求净土也。

    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赞曰。此结都无住也。既其取相。非真庄严。故于无住真如理中。应生无住。契证心也。虽复无住。何有生心。乃是净心。不取相也。

    经。须菩提至是身为大不 赞曰。次下第四离舍众生障。即十八中。成熟众生住处。断其第八法王取身疑。令修成熟众生妙行。前令远离小念修道。随顺无为。修净土行。土不虚设。必有众生故。次令离舍众生障。而修成熟众生真行。然虽度生应观空理。离众生相。而成熟之。故大品云。不见生相。方于众生常利益。纵于欲界。成熟众生。大如修罗。量如须弥。尚不分别为大身相。由证无为。无取说故。何况其余一切众生。而诸菩萨。不顺无为。执实身相。返疑报佛有其自取。若顺无为。无取无说。不见众生大身相者。何故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既见能化报身。应见所度生相。云何不见所度生耶。既因执著。而起疑心。由此便是舍众生障。今欲断彼疑执之心故。说大身如山王喻。既以二意。而说此文。由是论者。各明一义。无著约除所度之执。名离舍众生障。天亲就遣能度之疑。名断法王取身文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所化身如修罗。其量如彼高山王。是身为大不。

    经。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赞曰。此答也。能化所化身。如山王其量甚大。

    经。何以故。赞曰。此征也。能化所化。俱离分别。而言甚大。何以故耶。

    经。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赞曰。此释也。然能所化。俱离空有。虽缘生故约俗假有。而无性故。就真是空。若就缘生。世情所见。假若义说。可是大身。若约性空。真理而说。无实身相。即是非身。如彼山王。其体性空。又不自取我是山王。世人妄取是实山王。况佛报身。非可分别。有漏自取身故。而乃自取我是法王。既于自体。尚无取心。况于所化了达空。可取为大身相也 经言非身。非有实体。有为有漏。分别身故。言大身者。是其假有。无为无漏。离取身故。而佛所问。身大不者。说彼妄情所取身相。我随所问。答言甚大。若据实理。悉是非身。即说非身。为大身耳。若能了达身非身相。即能成熟一切众生。故诸菩萨。应知报身无为无漏。不自取故。亦于所化。不应取为大身相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如山王无取  受报亦复然

    远离于诸漏  及有为法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旨赞卷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